肉鸭陆地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视频
农村冬季养鸭技术和注意事项
5、中鸭管理:中鸭需要分群饲养,每群为100~300只,密度为每平方米5~8只。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根据fao的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鸭存栏量超过7.25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72%左右,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及日本、南韩和、地区。羽绒(毛)年产量达到36.0万吨,鸭绒(毛)约占75%,羽绒制品2005年为创汇18亿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55%。我国2005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约为3.0~4.0亿只,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0%。
肉鸭陆地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视频
肉鸭陆地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视频
肉鸭陆地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视频
③成鸭(11-24周龄)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鸭留种,公母比为1:(3-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种母鸭体重宜控制在2. 3一 2. 8千克,公鸭为4-5千克。每只日采食量均100-150克,甸日 可喂25-50克青料。饲料配方:玉米面54%、豆饼17%、麸皮18%、草粉3%、鱼粉3%、骨粉3%、酵母粉1. 5%、食盐0. 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4)防疫灭病入舍前要将舍及用具进行1次消毒。用生石灰配成15%— 18%的石灰水对鸳鸯鸭舍的墙壁、地面、用具等进行1次消毒,切断病菌。日粮中不定期加喂抗菌防疫灭病。
我国2005年鸭肉、鸭绒初级产品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500亿元,鸭蛋总产值约380亿元。蛋鸭、肉鸭业年消耗配合饲料约3000万吨,价值450亿元,同时带动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因此,肉鸭养殖业是我国农民就业、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农村冬季养鸭技术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冬季要正确解决和处理温度、通风问题以及二者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整体生产水平的发挥。一般养殖场,保温主要靠简易的炉火、农膜等来调节,要按照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调整不同日龄鸭的室内温度。7日龄之前,温度34℃~27℃;8日龄~21日龄,温度26℃~18℃;22日龄至出栏上市,常温(15℃~20℃)。
水是鸭生长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应始终保证给鸭提供容易摄取、清洁卫生的饮水,同时注意饮水的温度,特别是育雏期间鸭的饮水温度。雏鸭理想的饮水温度在20℃~25℃;中成鸭理想的饮水温度在10℃或略偏上为好。切忌冬季让鸭饮冰水。如果鸭饮水量降低,24小时~28小时就会引起鸭进食量降低,从而影响生长速度,同时鸭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会相应降低。
卫生消毒工作是养鸭基础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冬季,天气多变,雨雪天气多,气温下降,造成鸭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降低。因此,卫生消毒工作必须做到及时、、有效。特别要注意中小鸭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中小鸭感染疾病和前期生长不良。每天对中小鸭舍进行带鸭消毒,有利于鸭舍地面、垫草和空气的净化,防止中小鸭通过呼吸道和损伤皮肤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等多发病。
冬季鸭群的生活空间大多在室内,鸭舍室内卫生的清洁是解决冬季养殖整体卫生水平的关键。实践证明,垫草干燥卫生直接影响商品鸭增重和料肉比。湿的垫草会产生大量氨气,造成鸭舍空气污染,导致鸭群疾病流行,影响生长发育。
当前肉鸭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耐寒性:鸳鸯鸭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耐寒不耐热。只要饲养条件较好,冬春季节温度较低时,并不影响产蛋和增重。对炎热气候适应性较,往往在夏秋季节休产换羽。室内全网上饲养肉鸭具有占地少、成活率高、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鸭肉品质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全网饲养肉鸭为其创造一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连续排污的良好的卫生环境。笼养肉鸭的优点有:①饲养周期短,不放牧,不下水,减少活动和热能消耗。②种苗利用率高,可长年饲养。③有利于防疫卫生,不用垫料,鸭舍便于消毒清洗,疾病传播机会少。④扩大饲养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不合理用随着品种类的增多,养殖户多数存在盲目用,盲目加大量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禽体耐菌株增多,物残留也相对增加。有的养殖户不按照疗程用,换太勤,比如三天内换几次,这样既浪费了金钱又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养殖户要树立“七分管理,三分用”的观念。(3)没有为鸭创造理想的环境和条件雏鸭对室温、湿度的要求很高,若高温低湿会因环境干燥,使雏鸭脱水,羽毛发干,一般一日龄舍温在29~31℃,到第三周即21日龄舍温达到8~12℃。此过程中,需逐步降温,即1~21天每天降温0.5℃,直至达到舍温。若群体大,密度高,活动不开,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和健康,因此要有适宜的饲养密度。同时,湿度也不能过高,高温高湿易诱发球虫病等多种疾病。(4)免疫程序不合理有些养殖户对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感染不上大的传染病就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来预防接种,这种错误的思想往往会带来的后果。有些必须接种的有的养殖户也没有进行免疫,或免疫时随意加大、减小的剂量,造成了的浪费和效价低等,使的保护率大大降低,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错误的免疫方法经常给养殖户带来本来可以完全避免的后果。这就说明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预防接种,往往会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广大养殖户应该努力学习好、掌握好合理运用防疫接种的程序和方法,使肉鸭养殖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目前我国肉鸭养殖存在三种形式,大规模集约化肉鸭养殖企业、规模化肉鸭养殖场和散在的农村养殖户,其中规模化肉鸭养殖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即减少了养殖户的资本投入,又大大地降低了养殖风险。在正常情况下,肉鸭饲养期40天,共消耗饲料5千克/只,料肉比达到1.95:1;出栏时平均体重2.5千克/只,日增重在62.5克/只左右;劳力设置为5000只/人。鸳鸯鸭的养殖技术
3、卫生和消毒鸳鸯鸭的养殖技术
鸳鸯鸭,又名法国番鸭,是世界上良的大型廋肉鸭,原产于南美洲,是旱禽野鸭与健鸭进行基因培育而成。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鸳鸯鸭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场② 选择范围广、土质肥沃的稻田,水的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随着鸭的成长,水的深度也逐渐增加,一般稻田每1000平方米放养10-20只鸭,早期栽插的水稻每1000平方米放养10只鸭。 ③ 设置防逃、防天敌的围栏,在稻田的一角为鸭修建一个简易的栖息场所,以防强光和暴风雨。址选择
平原地区选择地势高燥、坐北向南的地方,山区、丘陵地带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南倾斜的.地方建场。土质以沙壤土为好,以利雨后排水。鸳鸯鸭舍应通风、光照和排水好,能避西北风,冬暖夏凉。
饲养方式
鸳鸯鸭雄雌比例为1:(3-5),混养、圈养、放养均可,可因陋就简,圈内设有水池和有适当的运动场,舍内设有产蛋窝。
饲养管理
①雏鸭(0-6周龄)雏鸳鸯鸭出壳后1 - 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30摄氏度,3天后逐渐降温,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让其自由采食,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出壳16小时后饮0. 02%的水1-2天,然后直接饮用清水。饲料配方:玉米面56%、豆饼18%、麸皮10%、米糠10%、骨粉2%、鱼粉2%、酵母粉1. 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1—3周龄夜间人工补充光照,光线要充足,4周龄后采用自然光照。注意勤更换垫草,2-3周龄后可去掉垫草。
③成鸭(11-24周龄)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鸭留种,公母比为1:(3-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种母鸭体重宜控制在2. 3一 2. 8千克,公鸭为4-5千克。每只日采食量均100-150克,甸日 可喂25-50克青料。饲料配方:玉米面54%、豆饼17%、麸皮18%、草粉3%、鱼粉3%、骨粉3%、酵母粉1. 5%、食盐0. 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防疫灭病
肉鸭地面养殖可以吗
肉鸭可以地面养殖。在砖铺或水泥地面撒上垫料,若出现潮湿、板结,则局部更换厚垫料,因鸭粪发酵8、更改喂料时间尽量在清晨和夜间8~10时天气凉肉鸭的4-8周龄称为生长育肥期。育肥就是加强鸭的采食和消化力,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运动与热能消耗,积累脂肪的过程。这段时间商品肉鸭的生理特别身体状况已不同于育雏期。因此要相应的改变原有的饲养管理措施,先把肉鸭的育肥期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营养水平管理方式、饲养技术、耗料标准等介绍如下:爽时喂料。,寒冷季节有利于舍内增温。舍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饮水线下须设排水沟。地面养殖的缺点是需要大量垫料,舍内尘埃和细菌较多,各种肉用仔鸭均可用这种饲养方式。
生态垫料养殖肉鸭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处?
(1)未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现在肉鸭绝大多数采用平面地面养殖,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干草、干砂等。在其上养殖,定期清理更换垫料,在清洁卫生上工作量很大,对雏鸭造成的应激反应也很大,而且不容易控制疾病,疾病可以通过粪便污染进行传播。由此看来,采用室内全网上饲养肉鸭和笼养肉鸭。肉鸭生态垫料养殖技术是使用花生壳和稻壳按照2∶1比例混合,加入微生物发酵剂(菌种)发酵后制作生态垫料,然后在生态垫料上养殖肉鸭的一项新技术。由于铺垫了10厘米左右的生态垫料,养鸭产生的粪便由于鸭的不断走动和每天一次人工辅助翻耕混入垫料中,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被迅速分解,解决了养鸭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微生物发酵分解粪便可降低棚内90%以上的氨气、臭味,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微生物分解鸭粪时产热,可以保证鸭苗卵黄囊良性吸收,提高鸭苗成活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有效抑制有害菌滋生、繁殖,大大降低了鸭的发病率,减少了费支出,提高了肉鸭的品质。此外,经验证明,微生物繁殖产生的菌丝和菌体蛋白被鸭啄食后可以调节机体2、饮水和水温控制微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吸收,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该技术具有投资少、易作、饲料报酬高、发病率低、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育肥期肉鸭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求
1、 不要一步登天,慢慢从小做起,坚持就会成功。育肥期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已趋于完善,肌肉与骨骼的生长1、减少阳光照射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高温期间可在屋顶淋水或喷雾化水,也可在屋顶刷白灰。和发育处于旺盛期,增重处于峰阶段,采食量迅速增加,消化机能已经健全,体重增加很快,因此要根据肉用仔鸭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使其在短期内迅速长大,达到上市要求。
2、 育肥鸭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肉鸭的育肥方法可根据饲养者的现有条件和市场的供需要求来选择一种合适的育肥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然育肥法、舍饲育肥法2种。
(1) 自然育肥法:又叫放牧育肥法。是将50-60日龄的仔鸭放入稻田育肥25-30天,体重达2.5KG以上上市,若结合补饲,可提早上市。这种方法季节性强,主要结合夏收,在水稻或小麦收割后,将肉鸭赶到田间觅食遗粒和各种草籽、昆虫等,使肉鸭获得全面的营养,迅速生长,达到育肥的目的。现在稻鸭共作技术正在推广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与鸭的生活习性、水中的植物饲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养殖方法。技术要点:
① 选择品种,要选生长力、抗逆性能强的中小型鸭品种。
④ 注意放养时间,插秧后1-2周,待倒秧苗泛青后放入20日龄左右的健康雏鸭,把鸭放入稻田的时候,选择晴天为宜,并注意鸭的保温,以免使小鸭受冷生病。为了使鸭的生长速度快,每天提供一次辅助饲料。 ⑤ 适时收鸭,当水稻开食抽穗时就要将鸭从稻田中收回,这时鸭一般长到2千克左右,觅食能力很强,如不及时收回,会采食快成熟的稻谷,造成水稻减产。稻鸭共作技术的效果是鸭子可除草、除虫、不需要农除草除虫,同时拉的粪便可肥田,是天然的肥料,既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又养肥鸭子,这是一种稻鸭共利的好方法,同时供给人们所需要的绿色食品。
养殖肉鸭生产中,只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就会收到明显成效。
(二)抓好饲养管理有的鸭农经常说:“要让鸭快长,关键在饲养”。可见搞好鸭子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包含了许多养鸭生产技术要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笔者认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规模化肉鸭生产集中地区的鸭农大都是将饲养到一定日龄、体重达到肉鸭屠宰加工厂收购标准的商品鸭一次性全部出场销售。然后对饲养场所和生产用具消毒,为进下一批鸭苗做好准备,在接收新一批鸭苗时又全部选择同一日龄的,为再一次同时出栏做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鸭群生长发育整齐,有效减少不同日龄的鸭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如果鸭农的鸭舍、鸭棚较多,一次全部进满鸭苗有困难,就应分舍分棚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绝不能将不同日龄的肉鸭放在一栋棚舍中混合饲养。
(三)抓好优质饲料规模化肉鸭生产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富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饲喂专门化的肉用型鸭种,使其快速生长育肥,4~8周龄出栏,体重达2~4千克。由此可见,没有高质量的饲料和不合理地使用饲料是不能高效养殖肉鸭的。
1.一定要选购优质全价饲料。在肉鸭生产集中的区域,鸭农大都选用厂家的全价颗粒饲料。但也有部分鸭农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型饲料加工厂或代销处购买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检验合格证的饲料。由于饲料质量无保证,进而影响了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建议鸭农一定要买正规饲料厂生产的饲料。
2.一定要选购优质预混料。有的鸭农为降低饲料成本,自己购买大豆粕、玉米、糠麸等主料。然后再买预混料,自行调制鸭用全价料,这种做法是可以的,但需要提醒鸭农注意的是:预混料的营养成分、结构很复杂,没有一定专业技术力量的小型饲料生产单位是很难研发出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配方的。因此使用这样的预混料调制出来的饲料就很难做到营养“全价”,必然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户的经济效益。所以,鸭农自己购买预混料一定要选好厂家,选好品牌,注重质量。
夏天养殖肉用子鸭技术和注意事项
3、保持环境安静炎热时期要避免突然的惊吓和噪声干扰鸭群,使鸭的活动量降到程度。夏天是养殖肉用子鸭的黄金时段,但高温高湿环境易使鸭舍粪便腐烂发酵,滋生病原微生物,诱发疾病,对子鸭生长不利。要想提高夏季肉用子鸭的成活率,必须注意以下八要点:
2、供给新鲜饲料饲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放置过久,或在料糟中停滞过久,会发酵变质,因此应保证供给子鸭新鲜饲料。
4、搞好消毒防疫病做好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滋生,使鸭免受入舍前要将舍及用具进行1次消毒。用生石灰配成15%— 18%的石灰水对鸳鸯鸭舍的墙壁、地面、用具等进行1次消毒,切断病菌。日粮中不定期加喂抗菌防疫灭病。 ;虫害骚扰。
5、降低饲养密度防止鸭群拥挤、堆压、积温闷圈,并增设水盆、食槽。
6、调整饲料配方不同生育阶段的子鸭,其饲料配方各不相同,夏季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
7、改变饲养方式宜采取网养,减少子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还可以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
生态垫料养殖肉鸭技术应该怎么作?
④杂食性。鸳鸯鸭嗅觉和味觉不发达,对饲料和香味要求不高,能吞咽较粗大的食团并贮藏在食道膨大部,肌胃内压高,经常存留砂砾,能很好地磨碎食物,所以肉用鸳鸯鸭一次食量较多,且食性颇广,能广泛食用动植物饲料将花生壳和稻壳按照2∶1比例混合,加入微生物发酵剂,在适宜的湿度下堆成1.5米左右高的人字形大堆,四周围上薄膜自然发酵,发热至80℃后自然降温(需3~4天),然后均匀铺开,厚度10厘米左右,撒上少许稻壳等混合物24小时后即可上苗饲养。
优良鸭种,为肉蛋兼用种,鸟纲,鸭科。 头眼上方有白色条纹,俗称“白眉鸭”。 白沙鸭为褐色麻羽,眼上方有由白色羽组成的斑纹,似眉毛,故又称此鸭为“眉鸭”。 1958~1965年,广东省澄海种鹅场(后称白沙良种尝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畜牧师唐述尧用...0035肉鸭出栏后,按照上法再发酵一次即可重复利用,每批垫料可重复利用5次以上。日常管理中在垫料沾湿后每天翻一遍即可(图6-3)。
图6-3 垫料堆积发酵
鸳鸯鸭养殖技术
2、合群性:鸳鸯鸭合群性强,只要有比较适宜的饲养场所和条件,就能在采食和繁殖等方面合群生活得很好。性情温驯,不怕人,耐粗饲,善觅食,可小群放养或大群圈养。鸳鸯鸭是世界上良的大型廋肉鸭,通过旱禽野鸭与健鸭进行基因培育而成,可旱养、圈养、牧养等,为节粮、低耗、高产的肉兼用型珍禽新品种,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耐高温、抗严寒、抗病力特强等特点,适应于全国各地饲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鸳鸯鸭养殖技术吧!
鸳鸯鸭生长习性
1、喜水性:鸳鸯鸭属水禽,寻食、嬉水和求偶交配可在水中进行,也完全可在陆地进行。经过考察,鸳鸯鸭在陆地上的交配频率要高于在水中的交配频率,因此路上交配受精率要高于水中。在水中游泳洗澡,能保持羽毛整洁,有助于体热散发,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但不喜欢长时间在水中。
4、杂食性:鸳鸯鸭嗅觉和味觉不发达,对饲料和香味要求不高,能吞咽较粗大的食团并贮藏在食道膨大部,肌胃内压高,经常存留砂砾,能很好地磨碎食物,所以肉用鸳鸯鸭一次食量较多,且食性颇广,能广泛食用动植物饲料。
鸳鸯鸭生产性能
1、产肉:鸳鸯鸭的平均初生体重为40克,饲养11周龄公鸳鸯鸭体重为3.64公斤,最重的可达5.0公斤左右,成年母鸳鸯鸭体重为2.6公斤。肉料比1∶2.80~3.00,成年公鸳鸯鸭半净膛屠宰率为80%、母为84%,公全净堂屠宰率为74%、母为75%,平均肝重260克以上。
2、产蛋:母鸳鸯鸭饲养6个月开始产蛋,年可产蛋180~210枚,平均蛋重65~85克,蛋重100克。
鸳鸯鸭饲料配方
1、雏鸭:雏鸭(0~6周龄)的饲料配方为玉米面56%、豆饼18%、麸皮10%、米糠10%、骨粉2%、鱼粉2%、酵母粉1.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2、中鸭:中鸭(7~10周龄)的饲料配方为玉米面45%、豆饼10%、麸皮15%、米糠15%、草粉9%、骨粉2%、鱼粉1.5%、酵母粉2%、食盐0.5%。
3、成鸭:成鸭(11~24周龄)的饲料配方为玉米面54%、豆饼17%、麸皮18%、草粉3%、鱼粉3%、骨粉3%、酵母粉1.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做云元素。
鸳鸯鸭养殖技术(3) 疾病防治:鸭舍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做好日常的消毒和管理工作。这段时间比较容易感染鸭瘟、鸭霍乱、雏鸭流行性感冒和鸭疫综合症。因此要搞好饲料管理,注意每天的卫生清洁,做好防疫工作。
1、场址选择:平原地区选择地势高燥,座北向南的地方,山区、丘陵地带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南倾斜的地方建场,土质以沙壤土为好,以利雨后排水。鸳鸯鸭舍应通风、光照和排水好,能避西北风,冬暖夏凉。
2、饲养方式:鸳鸯鸭雄雌比例为1:3~5,混养、圈养、放养均可,可因陋就简,圈内设有水池和有适当的运动场,舍内设有产蛋窝。
3、防疫灭病:鸳鸯鸭入舍前要将舍及用具进行1次消毒,用生石灰配成15%~18%的石灰水对鸳鸯鸭舍的墙壁、地面、用具等进行1次消毒,切断病菌。日粮中不定期加喂抗菌防疫灭病。
4、雏鸭管理:雏鸭出壳后1~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30℃,3天后逐渐降温。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让其自由采食,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出壳16小时后饮0.02%的水1~2天,然后直接饮用清水。1~3周龄夜间人工补充光照,光线要充足,4周龄后采用自然光照。注意勤更换垫草,2~3同龄后可去掉垫草。
6、成鸭管理:成鸭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鸭留种,公母比为1:3~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种母鸭体重控制在2.3~2.8千克,公鸭为4~5千克。每只日来食量均100~150可,每日可喂25~50克青料。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