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_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是多少
罗非鱼品种
2、检查清塘物的毒性是否消失,通常用试水的方法在池塘内放一口小网箱,用数十尾鱼苗放入网箱内,半天后若鱼苗活动正常,就可以大量放养鱼苗也可取池水于盆中试养3~5尾鱼苗,第二天若鱼活动正常,也可以向池塘内大批放养。尼罗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原产于非洲东部。 莫桑比克罗非鱼:喉、胸部为暗褐色,背鳍边缘为红色。 红罗非鱼:身体上有微红色小斑点。 奥尼罗非鱼:是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奥利亚罗非鱼:具有耐寒、耐盐、耐低氧的特点。
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_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是多少
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_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是多少
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_奥尼罗非鱼养殖密度是多少
1、1防风对于面积小的罗非鱼苗种塘,可以搭棚挡风2加深水位保持225m水深,减缓寒冻对水温的影响3营养保健越冬前饲料的品质要好,能量不要太高,不要投喂过量,以免引起内疾病如肠炎肝胆综合症和内。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它背部边缘为黑色,尾鳍为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呈白色,体侧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黑斑,这种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的优点。
2、莫桑比克罗非鱼
3、红罗非鱼
红罗非鱼身体上有美丽的微红色、银色小斑点,偶尔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杂食性、繁殖力好的特点,是广东、港澳地区的热门产品。
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生长速度较快,雄性率达93%,有明显的杂交优势,起捕率也高,是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5、奥利亚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具有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的特点,该鱼喉、胸部为银灰色,背鳍、臀鳍有暗色斜纹,尾鳍为圆形。
20万元养殖罗非鱼好吗
1.1.1 池塘养殖1 罗非鱼养殖概况
罗非鱼系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咸淡水水域,为当地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罗非鱼普遍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与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强、易养殖、群体产量高等一系列优点,而且能在淡水、咸淡水乃至海水中养殖。FAO在1976年向世界其为“最有希望的养殖鱼类”。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和地区养殖。2002年产量达到140万t,成为仅次于鲤鱼的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
1.1 养殖方式
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红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还有稻田养殖等,前3种养殖方式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或盐度低于25‰以下的海水中养殖。
1.1.2 网箱养殖
鱼种投放水温必须稳定在18℃以上,鱼种经过拉网锻炼和浸泡消毒后才能入箱。消毒方法可用2%~4%食盐水浸洗5min。然后经过筛鱼、计数,按不同规格分箱投放。放养密度因养殖者技术水平和水域环境条件而不同,尚无统一标准。通常可放养8~10cm的鱼种100~200尾/m3水体,通过5~6个月的饲养,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普遍可超过500g/尾,单产达到80kg/m3。
在网箱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及水体中饵料生物少,因此罗非鱼主要依靠人工投饲。每天投饲2~4次,日投喂量为鱼总体重的3%~4%,且饲料的营养水平必须满足罗非鱼的生长需要。预防大风大浪、防止网箱破损和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是网箱养殖管理的重要内容,只要精心管理,必然能收到良好的养殖效益。
1.2 罗非鱼常用饲料
罗非鱼和其他养殖鱼类一样,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要不同。如0.3~0.8g重的尼罗非鱼稚鱼,最适蛋白质为35%~40%;体重50g以上的幼鱼,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稚鱼最适蛋白质要求大约为36%,体重21g时为26%~36%,粮农组织1987年了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表1)。
表1 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
(g/尾)
粗蛋白
%粗纤维
%糖类
%赖氨酸
%蛋氨酸
%代谢能
(kJ/kg)
<0.5 50 10 8 25 4.1 1.7 10460~14226
0.5~3.5 35 8 8~10 25 4.1 1.7 10460~14226
>3.5 30 6 8~10 25 4.1 1.7 10460~14226
结合本人养殖生产实践体会,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可以降低至23%以下,因为池塘中有相当的饵料生物可被利用,而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粗蛋白必须保证在32%以上,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不宜超过10%,以6%~8%合适。
罗非鱼对磷的需要量比较高,其矿物盐配方应以磷为主体,要减少骨粉、蚌壳粉添加量,需添加含磷丰富的混合盐,其添加量在3%~5%之间。诸多学者研究表明,硒对提高罗非鱼免疫功能、抗炎症、抗氧化、加速生长等有重要作用,饲料中添加硒0.5mg/kg,生长速度可提高36%;添加3mg/kg生长速度提高65%。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从饵料生物获得各种维生素,饲料中可不必添加,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罗非鱼除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外,也可以用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谷类等饲养,但从营养原理和对饲料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
2 罗非鱼养殖发展前景
2.1 罗非鱼——永远是理想的养殖鱼,因为其具有生长快、食物杂(饲料源广)、抗逆性强、繁殖快、肉质好、易养殖、产量高,又适合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上世纪70年代,FAO原来仅将其作为“穷人的鱼” 向世界养殖,让贫穷农、渔民解决蛋白源和脱贫。然而近10多年、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对罗非鱼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国内,罗非鱼已从“干部鱼”(肉质好,价格比较便宜,适合机关干部消费)的概念上升到是出口创汇主导品种、是占领水产品市场拳头产品、是最适应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的一大新品种、是全球消费需求和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之一的高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李珠江,2003);在上,随着鳕鱼、鲑鱼(三文鱼)的短缺,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在内,罗非鱼已被认为是可替代鳕鱼、鲑鱼的“白色三文鱼”,为越来越多的的中产阶层所青睐,并被喻为“21世纪的鱼”。
2.2 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目前,罗非鱼不仅已成为世界养殖最广泛的鱼种之一,而且成为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拥有性市场的养殖水产品。目前已有80多个和地区在养殖罗非鱼。其世界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万t急增至2002年的140万t左右,同期我国(大陆,下同)年产量从约1万t增至75万t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53.6%。
随着世界鳕鱼等资源的锐减,捕捞量大幅下降,造成全球鳕鱼等产品价格上升。、日本、韩国等白鱼肉市场加紧,寻找替代品,罗非鱼产品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全世界罗非鱼消费量逐年增加,罗非鱼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罗非鱼的出口主要市场是美国、欧洲、日本和中东,其中以对美国出口量,增长速度最快。1996年我国对美国出口121.6t,26.66万美元;2000年为2.65万t,4 410万美元。2002年对市场总出口达3.19万t,5 066万美元。2000年广东罗非鱼出口8 700t,占全国的60%;2002年出口又迅速上升至18 600t,创汇3040万美元,占全国的58.3%和60%。罗非鱼已成为广东继鳗鱼、对虾之后第3大出口创汇水产品。罗非鱼之所以受到美国和欧洲市场如此青睐,因其鱼肉呈白色、刺少、无腥味、味道柔和、顺应它们以白肉鱼为主导的传统嗜好和适合于不同形式的烹调。
我国省历来是美国罗非鱼产品的供应源,但出口量每况愈下。1998年出口美国2.1万t,2000年下降到1.74万t。大陆与此正好相反,并不断占据在美国罗非鱼市场的份额。对美出口量从1993年的230t增至2000年的2.65万t,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陆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省。
欧洲罗非鱼市场外观完整,无鳞片脱落之现象。近几年也不断升温,主要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次是奥地利、意大利、瑞士、丹麦、瑞典等国。欧洲1996年从省进口罗非鱼产品889t。而在1999年上升到了3 711t。
在过去几年中,加拿大的罗非鱼消费也出现大幅增长,从省进口的罗非鱼已从502t上升到1 830t。此外,日本、韩国罗非鱼产品市场也在迅速扩大,近几年,日本消费者喜欢用红罗非鱼替代真鲷来烹制日本传统清汤和烤鱼片。
虽然2002年我国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超过30kg,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倍,但水产品实际人均消费不到11kg,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日本的1/7~1/8。在我国,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由于罗非鱼肉好味美,价位适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当家鱼之一。但我国罗非鱼人均占有量不到0.5kg,因此供不应求。加上传统的国内市场以活鱼为主,条冻鱼、鱼片等加工品市场尚未形成,供需矛盾在我国缺水的内陆及低温的北方更加突出。目前,不少大中型罗非鱼养殖企业已着手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开发,许多大型超市、高中档餐馆也已推销罗非鱼产品,可以断言,其国内消费市场愈来愈大。
2.4 我国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2.4.1 罗非鱼养殖区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带 我国罗非鱼主产区集中在广东、福建和广西3地,其次为山东、海南。2001年我国罗非鱼总产量69万t,以上5省区分别为24.9、10.5、10.2、6.4、2.7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85%。广东为龙头,2002年占全国总产量的41%、全球的20%。虽说目前广东罗非鱼养殖已达相当规模,然而其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2003年8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李珠江在谈到罗非鱼产业发展战略时称:广东把罗非鱼作为品牌,作为一项大产业来发展,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实施“一条鱼工程”,即开发一个品种,深化一门科学,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要围绕罗非鱼产业做强做大文章,就是养殖规模大,养殖产量大,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大,产品出口创汇比例大。
2.4.2 产业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养殖业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不仅已经形成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5个养殖模式,而且无论在规模、产量、制种或养殖技术及饲料研发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几年,水产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罗非鱼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2.5 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将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罗非鱼养殖广阔的前景,就是饲料和加工出口等企业的福音。即以目前广东年产30万t商品罗非鱼而言,每年至少要消耗配合饲料50万t,产值在12亿以上,约1亿元利润。即使每个饲料企业能销售5 000t罗非鱼配合饲料,至少要100家企业才能满足供应。每家企业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获利100万元以上。因此,围绕罗非鱼这一产业,饲料企业拥有无限商机,也面临激烈竞争。制胜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在观念、信誉、产品质量、成本、促销、服务等方面做好文章,不断提升、打造品牌。
罗非鱼肉味鲜美市场需求旺盛,怎么养殖罗非鱼收益更高?
对鱼池进行清淤改造、冻土晒塘,以扩大水体容量,铲除鱼类寄生虫和有害物质。应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雄性转化率高品种。鱼苗(种)投放时进行鱼体浸洗消毒,减少鱼苗(种)拉网或转运过程中的碰伤引发的细菌继发感染。
首先一定要经常的换水。要做法:放在阳光光线比较好的地方。要弄一个大点的鱼缸。一天喂两次鱼夏季的清晨和夜钓时,罗非鱼大多会在水的中下层进行活动和觅食,这个时候在野钓时最适宜钓底。冷冻饵是夏季钓罗非鱼的饵料,它是针对罗非鱼的肉食习性而配制的,主要的味型有虾味、肝味和肉味。这种冷冻饵需要以冷冻的方式保存,因此钓友们都称之为冷冻饵。粮。不要单独的养一只鱼,要把鱼聚在一起。
首先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水面,其次就是科学放养鱼种,合理投饵,强化养殖管理。
奥尼罗非鱼的特点
罗非鱼以红烧、清蒸为。奥尼罗非鱼食性杂,可摄食水中浮游动植物及花生饼、米糠、麦皮、豆饼和配合颗粒饵料等,饵料易解决。奥尼鱼的优点很多,特别是它的雄性率,达到83―,平均在92%以上,对养殖雄性罗非鱼,提高个体规格和群体产量极为有利,基本上能解决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繁殖过多的问题。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奥尼鱼的制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的上述雌雄亲本放入同一繁殖池中,水温上升到22℃时,它们就能自行产卵受精育出鱼苗。在水温达25―30℃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可杂交繁殖一次。
罗非鱼苗养一个月能有多大,什么品种好
莫桑比克罗非鱼尾鳍为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部内凹,喉、胸部为暗褐色,背鳍边缘为红色,尾柄高度和尾柄长度相当,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罗非鱼苗养1个月大约可以长至15-25g左右。1、尼罗罗非鱼:生长速度快,食性较杂,耐低氧能力强,体型较大,产量高,肥满度高。2、奥利亚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等均比尼罗罗非鱼,并且常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3、莫桑比克罗非鱼:一般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一、罗非鱼苗养一个月2.3 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能有多大
1、在粤西精养鱼塘的养殖条件下,3cm左右的罗非鱼苗经过20天左右可以长至25g左右。经过50天左右,可以长至100g左右。经过80天左右,可以长至225g左右。经过110天左右,可以长至450g左右。经过130天左右,可以长至600g左右(该养殖方法对于水质、种苗、饲料、管理要求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150天左右能够长至600g都比较不易)。
2、普通饲养条件下,如果是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3-4g的幼鱼在经过40天的饲养后,可以长至15-25g左右,饲养3个月左右,可以长至60-80g左右,饲养5个月左右,可以长至100g左右。如果是尼罗罗非鱼,3-4个月左右可以长至150-g左右,12个月左右可以长至1000g左右。
3、罗非鱼雄鱼的生长速度要远快于雌鱼,因为雌鱼在卵巢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并且解化期间完全停止摄食,护养幼鱼期间摄食量较少,并且一年繁殖几次。
二、罗非鱼什么品种好
1、尼罗罗非鱼
(1)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背鳍边缘为黑色,尾鳍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为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
(2)生长速度快,食性较杂,耐低氧能力强,体型较大,产量高,肥满度高。
2、奥利亚罗非鱼
(1)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喉、胸部为银灰色,
(2)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等均比尼罗罗非鱼,尤其是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所以常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3、莫桑比克罗非鱼
(1)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尾鳍有黑色条纹,但不呈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为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
(2)一般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4、红罗非鱼
(1)由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育成,体表有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
(2)生长速度较快,食性较杂,繁殖能力强,疾病少,体型较大,体色艳丽,肉质鲜美。
5、奥尼罗非鱼
(1)由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杂交育成,外形与母本相似。
(2)生长速度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起捕率高,是罗非鱼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6、福寿鱼
(1)由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杂交育成。
(2)杂食性、疾病少、生长速度快和产量高,但体色较黑,含肉率较低。
我国目前养殖罗非鱼的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6.福寿鱼5.奥尼罗非鱼1、目前,我国罗非鱼成鱼养殖主要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红罗非鱼和吉丽罗非鱼等。
2、奥尼罗非鱼(是选择具有良好种质优势的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为母本杂交,获得种质优势更加明显的子一代杂交种。奥尼鱼雄性率达92%以上,生长速度比奥利亚罗非鱼快17%~72%,比尼罗罗非鱼快11%~24%,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和抗寒力强等优点。奥尼罗非鱼是国内率先杂交选育成功的罗非鱼良种,广泛适合于各类型水体养殖,现在市面上的奥本品系、吉奥品系罗非鱼,均属奥尼品系罗非鱼。奥尼品系罗非鱼更适合于粤西地区水域养殖。奥尼杂交鱼雄性率的高低取决于双亲纯度,双亲越纯,雄性率越高。由于奥尼罗非鱼制种条件、技术要求较高,应注意选择信誉好的良种场购买苗种。在引进鱼种时,一定要对苗种生产单位预先进行考查、了解,确保其生产的奥尼罗非鱼苗种雄性率较高,一般大规模生产上奥尼杂交鱼雄性率要在90%以上。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罗非鱼可以长多大
加入没过鱼身一半的清水目前,广东梅州捕获的罗非鱼:体长59厘米、宽32厘米、厚12厘米。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水产品之一,其肉质较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一%粗脂肪般情况下,人工养殖的罗非鱼其体重为1斤左右。
1、目前,在广东梅州捕获的罗非鱼体长为59cm、宽为32cm、厚为12cm。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于热带性鱼类,罗非鱼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罗非鱼具有生成快、产量高、疾病少、食性杂、繁殖力强等优点。
2、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水产品之一,其肉质较为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与甘氨酸含量非常高,一般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体重为1斤左右。
3、罗非鱼因以上优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素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之美称,近几年来,已成为养殖、加工和出口的热点之一,现在罗非鱼的养殖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以池塘精养为主,除了内销外,少数企业利用罗非鱼制作鱼片和鱼排等食品出口国外,属于优良的养殖品种之一。
二、罗非鱼的品种介绍
1、目前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居中的奥利亚罗非鱼,个体较大的尼罗罗非鱼(粮农组织)。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福寿鱼和尼奥鱼,以及其它全雄非鲫。
2、目前饲养的罗非鱼有罗非鱼属的齐氏罗非鱼,帚齿罗非鱼属的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黄边黑罗非鱼,还有杂交品种如奥尼罗非鱼、福寿罗非鱼、红罗非鱼等等。
海南的罗非鱼品种
二、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
是另一个重要市场。1996年该地区从省进口2 854t,1999年几乎翻番,达5 936t,主要进口国是沙特、阿联酋、巴林、约旦和卡塔尔。1、海南好的罗非鱼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的头部比较小,背部比较高,身体也比较厚,是用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出来的杂交子一代。奥尼罗非鱼既能够生活在淡水中,也能够生活在半咸水中,生长适温为24-35℃,而且耐低氧,通常可以在溶氧量比较低的肥水中正常生长
2、海南好的罗非鱼品种有吉富罗非鱼,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快了5-30%,而且容易驯化,出肉率高,抗寒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比较强。吉富罗非鱼具有比较高的耐盐性,适合在盐度为0-12‰的环境中饲养,不过当盐度在32‰的时候便不宜再饲养了。
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此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
罗非鱼(tilapia )
淡水鱼。
中文学名:罗非鱼
拉丁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英文名:Tilapia
别名: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吴郭鱼、福寿鱼、金凤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辐鳍鱼纲 辐鳍鱼亚纲 鲈形目 鲈形亚目 丽鱼科(慈鲷科) 罗非鱼属
分布区域:原产于非洲
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罗非鱼可以生活在非常的地方,在,城市排水口的地方这种鱼很多,因此携带很多病菌,所以野生罗非鱼在是不安全的。虽然市面上多数罗非鱼是养殖的,但也2、该品种的原产地为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区,食性较杂,优点为生长速度较快、耐低氧、体型大、产量和肥满度高。不排除有人在很的水域捕捞罗非鱼来卖。
但美国人非常喜欢吃罗非鱼,美国不存在罗非鱼携带大量病菌的问题。美国罗非鱼消费量位列水产品第四位,仅次于对虾、三文鱼和金枪鱼。罗非鱼没有刺,汞含量低(水产第五低,鱼类第二低),营养丰富,是美国人喜爱的原因。要指出,养殖的罗非鱼的主要用于出口,大出口对象国就是美国,美国市场上的罗非鱼主要来自。详见文章: 美国人爱吃的罗非鱼——有啥秘密?
广东和海南是罗非鱼的和第二大产地。
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2 奥利亚罗非鱼
3 莫桑比克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4 红罗非鱼
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它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
5 奥尼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6 福寿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罗非鱼一般人群都可食用。老少皆宜,每次100克左右。罗非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骨刺少,没有肌间小刺,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俱佳。此外,也可做全鱼、鱼片、鱼丸,可蒸、煮、炸、烤、做汤或微波烹饪。
肉质要有弹性。
鱼鳃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新鲜,无臭腥味者为新鲜的。
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1 红烧罗非鱼
用料:
罗非鱼、葱、姜、老抽、红塘、醋、盐、味精、蒜
做法:把鱼洗净,划十字花刀(这样更能入味)。锅里放油,下入葱.姜.大蒜煸炒出香味。下入鱼略煎,加入老抽.醋.红糖.盐.水小火炖15分钟,收汤出锅。出锅后撒上葱丝,辣椒丝就好了。
2 香煎
用料:
罗非鱼、蒜蓉、料酒、盐、酱油
罗非鱼宰杀干净,加料酒稍腌一会。
下油锅慢火煎透。
出锅前加些盐和酱油、蒜蓉再焖两分钟,即可。
3 酱烧
酱烧罗非鱼
用料:
罗非鱼 1条(约500克)、姜、蒜、黄豆酱2大匙、盐 少许
一、罗非鱼可以长多大热油锅,爆香生姜
罗非鱼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放进锅里,慢火煎至金黄
翻面,同样煎至金黄
在鱼上面放上蒜白段,加入2大匙黄豆酱
加入1小勺盐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至剩少许酱汁
装碟,放上蒜青丝,趁热吃 [6]
4 火锅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吉富罗非鱼与奥尼罗非鱼在各个生长阶段有何特点?
1.鱼苗阶段奥尼罗非鱼是通过杂交获得雄性鱼,需要很高纯度的亲鱼才能获得较高的雄性率,出苗率不易提高;吉富罗非鱼的雄性率是由人工控制的,出苗率高,可大批量生产,通过孵化条件、鱼苗培育等条件控制,提高雄性率。吉富鱼苗夏花前是在网箱或水泥池中培育完成的,所以生长较慢,培育2~3厘米夏花约需25~30天的时间;而奥尼鱼苗是在池塘中完成的,池塘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所以生长较快,约需15天即可生长到2~3厘米的夏花规格。
2.鱼种阶段从夏花到克的鱼种阶段,罗非鱼都有很强的天然饵料摄食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两种罗非鱼的生长速度相不大。在精养且罗非鱼有哪些种类 1、尼罗罗非鱼水质较肥的情况下,从2~3厘米生长到克,约需2~2.5个月的时间。
3.成鱼阶段由于吉富罗非鱼的摄食能力很强,成鱼阶段生长迅速,从~500克只需1~1.5个月,长到800克约需3~4个月;而奥尼罗非鱼成鱼阶段的摄食力较弱(不能按照吉富鱼的投喂量,否则浪费饲料),从~500克约需3~3.5个月,长到800克约需5~6个月。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物种保护之旅生长阶段》
罗非鱼品种
罗非鱼非常适合网箱养殖,因为他们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还能摄食网箱上的附着藻类而保持网目畅通。设置网箱的水域要求背风向阳、水面宽阔、无污染的湖泊、水库、海湾。水深在4~8m,网箱设置后使箱底离开水底1m以上。有0.2m/s以下的微流水,有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通常有3m×3m×2.5m、4m×4m×(2.5~3m)、5m×5m×(2.5~3m)等多种,以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成,网目视鱼种大小,在1.5~3cm左右。放养的鱼种最小6cm,以10cm以上较好,能提高成活率。回答
罗非鱼的主要品种为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福寿鱼。1、红罗非鱼:杂食性,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身体上布有微红色或银色的小斑点。2、尼罗罗非鱼:杂食性,体型较大,耐低氧,背部边缘为黑色,尾鳍上有黑色条纹,呈垂直状。
一、红罗非鱼
1、该品种的身体上布有微红色或银色的小斑点,偶尔布有少量的灰色或黑色的斑块,看起来较美观。
2、该品种的食性较杂,生长速度较快,繁殖能力较强,是广东、港澳地区的热销产品。 二、尼罗罗非鱼
1、该品种的背部边缘呈黑色,尾鳍上具有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部、胸部为白色,体侧有8-10美国的罗非鱼市场发展最令人瞩目,消费增长速度甚至高于令人乐观的消费品。在不到30年时间里,美国已从不识罗非鱼变为世界罗非鱼进口国。2002年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81%,约4.5万t,1.13亿美元,并已占领了美国传统上以白肉鱼为主导的一部分市场。尽管美国在过去几年里自身罗非鱼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美国水产养殖发展最快的品种,产量从1988年的20t,剧增到2001年的8 000多t,但年进口量仍占其总消费量的90%以上。条横带纹,尾柄背缘具有黑斑。
2、该品种的原产地为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区,食性较杂,优点为生长速度较快、耐低氧、体型大、产量和肥满度高。 三、奥尼罗非鱼
1、该品种是奥利亚罗非鱼(雄鱼)与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其杂交优势较明显,生长速度较快,雄性率可达到93%。
2、该品种具有较高的起捕率,目前是罗非鱼中的主要养殖品种。 四、奥利亚罗非鱼
1、该品种的喉部、胸部呈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有暗色斜纹,尾鳍呈圆形。
2、该品种的原产地为西非尼罗河下游、以色列等地方,特点为起捕率高、耐盐、耐寒、耐低氧。 五、莫桑比克罗非鱼
该品种的原产地为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区,其尾鳍上具有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部内凹,喉部、胸部呈暗褐色,背鳍边缘呈红色,尾柄的高度与其长度一致。
该品种是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与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其优点为食性较杂、疾病较少、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但由于体色较黑、含肉率较低,导致它的养殖发展受到影响。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