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怎么计算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2023

农产品进项加计扣除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规定的,依照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纳税人取得(或开具)农产品销售(或收购)的,以农产品销售(或收购)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怎么计算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2023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怎么计算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2023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怎么计算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2023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怎么计算 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2023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是企业在购进农产品时,根据税收政策,对农产品的采购价格中的税费部分进行抵扣的一种税收。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依据是:采购价格中所含税费的数额,即税前价格与税后价格之间的额。

可抵扣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买价×9%

这里计算进项税额时,形式上看起来买价并未剔除,实际上买价即为不含税售价,因为农业生产者销售其自产农产品,免征。农业生产者销售自自产农产品,享受免税政策,则税率为零,对外售价含税价和不含税价一致。需要注意这里的农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类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纳税人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农产品取得专用的,以专用上注明的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可抵扣进项税额=专用上注明金额×9%

需要注意,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3%征收率的专用,才可以计算抵扣,若取得的为适用3%征收率的普通,则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此时,需要注意,入账的采购成本并不是上注明的不含税金额,而是含税金额扣除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后的额,比如采购不含税价格为100万,专用上的税额为3万,进项税额不再凭抵扣,而需要计算抵扣,可抵扣进项税额为100×9%=9万,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为103-9=94万。 以上两种情况,纳税人从农业生产者处采购农产品,取得农业生产者开具的农产品销售,或自行开具的农产品收购以及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取得对方开具3%征收率的专用,进项税额需要计算,扣除率为9%。

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扣除率为9%,在领用农产品环节,如果农产品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则再加计1%抵扣进项税额。

即对于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适用13%税率的货物,合计扣除率为10%。

1%加计扣除率并不是只有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才可以享受,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专用或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的,以注明的税额为进项税额,这种无需计算进项税额的情况,购进用于生产13%税率的货物依然可以享受1%的加计扣除,比如纳税人进口大豆用于生产豆乳食品,进口专用缴款书中注明的税率为9%的税额,可以抵扣,用于生产适用13税率的食品,领用环节可以享受价加计1%的优惠。

举例:纳税人甲公司(一般纳税人)从农户手中采购小麦,用于生产饼干,农产品收购上注明买价为10万元,甲公司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多少,会计如何核算?

购进环节,开具农产品收购当期,准予抵扣进项税额为:10×9%=0.9万;倒挤出成本9.1万计入原材料入账成本;甲公司购进小麦用于生产饼干,饼干适用13%税率,领用小麦原材料当期,可以加计1%扣除,加计1%扣除,确认10×1%=0.1万的进项税额,同时冲减原材料入账成本。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购进环节:

借:原材料 9.1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0.9

贷:银行存款 10

领用环节:

借: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0.1

贷:原材料 0.1

收购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税率是多少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依据是:采购价格中所含税费的数额,即税前价格与税后价格之间的额。

收购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税率是13%。

购进农产品,除取得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价款和按照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1、小规模纳税人年度应该征收的销售额小于或等于500万,而一般纳税人年度应该征收的销售额大于500万;

2、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对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做到正确的核算,而一般纳税人能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

3、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按相关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而一般纳税人能按相关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4、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一般纳税人进行转换,但是一般纳税人是无法转换为小规模纳税人的;

6、两者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也不相同。

综上所述,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第二条

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直接销售的,农产品进项税二、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专用。额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销售农产品数量/(1-损耗率)乘以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乘以13%/(1+13%)

损耗率=损耗数量/购进数量

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经营且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包括包装物、、燃料、低值易耗品等),进项税额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耗用农产品数量乘以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乘以13%/(1+13%)

农产品单耗数量、农产品耗用率和损耗率统称为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标准(以下称扣除标准)。

试点纳税人销售货物,应合并计算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

农产品加计扣除1%怎么计算和会计分录怎么做

1、购进农产品,除了取得增前面理解正确,后面农产品是计算抵税的,所以买价=成本/(1-13%)值税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之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及9%额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进项税额=买权价×扣除率。

2、政策依据: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的农产品专用和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按照注明的金额及额一并计入成本科目;自行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和取得的农产品销售,按照注明的买价直接计入成本。参考《中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现在是按9%抵扣,生产的话可以加扣1%。农产品加计扣除1%计算是在生产环节,会计分录: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原材料成本1%,

。2019年4月1日起,税率进一步调整,农产品适用税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同步调整为9%。考虑到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特殊性,《海关总署关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规定,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即对农产品深加工给予1%的加计扣除。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农产品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

5、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的法定征收率为3%,特殊征收率为5%,而一般纳税人使用的税率为0、6%、9%以及13%这几个档位;

例如:某公司从某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小麦一批,对方开了专用,金额10万元,税额0.9万元,此时,该公司直接按正常取得专票认证抵扣,可抵扣进项税为0.9万元。当然,如果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还能加计抵扣1%。

根据规定,购进农产品,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专用的,以专用上注明的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用于生产13%税率的,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现政策规定,期间小规模纳税人按照1%征收率计算缴纳,并可以开具专用。开具1%专票是否可以9%或10%计算抵扣?各地的答疑口径是不同的,纳税人执行的很混乱。

税务农产品适用税率为11%.总局答疑的口径: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取得1%专票不得按票面金额的9%或10%计算抵扣,只有取得3%的专票才可以。例如:某公司从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进小麦一批,取得代开的专用,金额10万元,税额0.3万元,此时,该公司能抵扣的进项税=10×9%=0.9万元,计入原材料金额=10.3-0.9=9.4万元。

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怎么计算,如何纳税申报?

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农产品,取得专用、普通、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产品收购分别如何确认进项税额,以及如何纳税申报呢?

1、从一般纳税人手中采购农产品,取得9%税率的专用,可以凭票抵扣,即直接认证抵扣;也可以选择计算抵扣。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含税金额×扣除率

采购农产品用于一般货物的生产或直接销售的,适用的扣除率为9%;采购农产品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的货物,扣除率为10%。

所以,如果纳税人 适用的扣除率为9%,则可以选择直接认证抵扣;如果扣除率为10%,则建议选择计算抵扣。

2、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额。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口农产品,取得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

企业进口农产品,取得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按照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税额抵扣。

3、取得3%征收率的专用

企业从小规模纳税取得自行开具或代开的3%征收率的专用,直接对外销售农产品,按照上的金额(不含税)和9%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如果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的货物,可以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含税金额×9%(或10%)=含税金额÷(1+3%)×9%(或10%)

需要注意,如果纳税人取得是专用,企业采购农产品即用于普通货物生产或直接销售,有用于生产13%税率的货物且未分开核算的,则不得计算抵扣,只能凭认证抵扣,按照上注明的税额抵扣。 4、取得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产免税农产品的普通

纳税人取得的是免税普通,具体能够计算抵扣,要看销售方销售的农产品是否为自产农产,如果是销售方企业自产免税农产品,销售方企业虽享受了免税,采购方企业同样可以计算抵扣,按照注明的买家和9%的扣除率计算准予抵扣的进项税,如果纳税人采购农产品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的货物,按照10%的抵扣率计算。

即准予抵扣进项税额=买价×9%(10%)

如果销售方销售的农产品属于批发、零售享受免税的(非自产农产品)则不管是否有均不得计算抵扣。因为上一环节免税,下一环节可以计算抵扣的,只是针对上一环节的纳税人是自产农产品销售方。

5、开具农产品收购或取得农产品销售

实务中,企业向农户直接采购农产品时,农户可能并不愿意去,企业作为收购方可以开具农产品收购,此时也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不管是农产品收购还是农产品销售均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大前提是销售方销售的是其自产的农产品,不是批发商或零售商。同样如果纳税人采用农产品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的货物,按照10%的抵扣率计算,其他按照9%的抵扣率计算。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9%(10%) 6、特殊农产品烟叶

如果纳税人采购的是烟叶,取得农产品收购或销售,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不仅包括烟叶收购金额还包括缴纳的烟叶税。

其中烟叶收购金额既包括支付给烟叶销售者的烟叶收购价款也包括价外补贴(价外补贴为烟叶收购价款的10%)。缴纳的烟叶税=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税率(20%)=(烟叶收购价款+价外补贴)×20%=(1+10%)×烟叶收购价款×20%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烟叶税应纳税额)×扣除率

纳税申2、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10%.报

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申报及附加税,填列《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填列。如果纳税人取得的是9个点的专用,直接认证抵扣了,则体现在“认证相符的专用”项目下,如果取得的是3个点的专用或企业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13%税率的货物时,建议不要认证,而选择计算抵扣,因为一旦认证抵扣,就不得再计算抵扣,这样实际少抵扣了。

如果企业取得的是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则填列在“其他扣税凭证”项目下“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对应栏次;如果取得的是农产品销售或开具的农产品收购或取得的专票选择计算抵扣的,则填列在“农产品收购或农产品销售”对应栏次,需要注意这里的数据需要自行计算填列,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用9%或10%的扣除率计算出税额。

农产品进项税额转出怎么算

大纲

因为直接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是免税的,但是为了鼓励企业购买农业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规定企业可以凭收购上的金额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买价×13%,农产品的成本=买价-进项税额=买价-买价×13%=买价×(1-13%),所以买价=成本/(1-13%),如果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要进项税额转出,转出的进项税额=成本/(1-13%)×13%。购进农产品时的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金(支付的农产品购价的13%)。物资采购(或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出售时的税金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金(售价的17%)。主营业务收入(售价)。若出售时未分价、税,是价、税合计的含税价款,应将含税价折算为不含税价,公式为:不税价=含税价/(1+17)%。

法律依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

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任何机关、单农产品的如何计算?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款。

农副产品怎样计算入库成本和进项税?

1、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

1、农副产品经营企业一般纳税人,如果想保证一定的税负,只能在提高进销价的基础上实现,不能说不予抵扣进项税,这样就不是按财务制度进行了准确核算,到头来被国税局抓住把柄,说核算不真实,掉得大。

2、进项按买价的13%计提。买价的87%计入入库成本。

3、农产品经营企业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交的。只有可能交企业所得税。

1、农副产品经营企业一般纳税人,如果想保证一定的税负,只能在提高进销价的基础上实现,不能说不予抵扣进项税,这样就不是按财务制度进行了准确核算,到头来被国税局抓住把柄,说核算不真实,掉得大。

2、进项按买价的13%计提。买价的87%计入入库成本。

3、农产品经营企业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交的。只有可能交企业所得税。

购入农产品,应按照购入农产品的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科目;按买价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等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1、购进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贷:(或银行存款)

2、支付运费时,可以按7%抵扣进项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贷:等

2009-10-23

补充问题

偶想知道的是怎么转出..怎么转呢

1、免税农产品转出时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转出)

2、购进的农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

借:处理财产损溢、应付费等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借:原材料(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怎么算?

农产品的入账成本=实际采购金额×(1-13%)

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进项税=购买价格税率。通常购货时购买价格都是包含的价格,计算进项税额时,要先换算成不含税价:不含价格=含税价/(1+税率)。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额。

借:营业费用

拓展资料:

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记在借方。根据税法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当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限于下列扣税凭证上注明的税款和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从销货方取得专用抵扣联上注明的税款。

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所支付给农业生产者或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款,取得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按10%抵扣进项税额。购进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粮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金额按10%抵扣进项税额。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按运费结算单据(普通)所列运费和基金金额按7%抵扣进项税额。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免税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有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企业购置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可凭借购货所取得的专用所注明的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直接出口的货物中,购买原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不予退税,也不得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应做计入成本处理。

农产品进项税额计算扣除的方法

法律主观:

纳税 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 额。企业的进项税额按以下规定计算扣除: (1)购买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取得专用上注明的。 (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额。 (3)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专用或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直接按票上的进项税额抵扣,不需要计算应抵扣的进项税。按照买价和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上述公式中的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支付给农业生产者的价款和按规定代收代缴的农业特产税。 (4)从事废旧物资经营的 一般纳税人 收购废旧物资,可以按收购金额和10%的扣除率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5)纳税人发生的运输费用,可以按7%的扣除率计算扣除进项税额。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购进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机器、机械、运输设备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以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企业兼营免税项目而无法准确划分进项税额的,应按规定计算不得扣抵的进项税额。 (4)用于集体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包括:自然灾害损失、17:24货物被 、发生霉烂变质等管理不善损失和其他非正常损失。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农产品的如何计算?

一、《关于简并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税率结构,取消13%的税率.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农膜、化肥、沼气、、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二、《关于调整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自2018年5月1日起:

农产品收购进项税怎么计算?

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注明金额x13%税专用或者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或者销售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新扣除率9%)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税额抵扣又称"税额扣除"、"扣除税额",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缴纳税款时对于以前环节缴纳的税款准予扣除的一种税收优惠.由于税额抵扣是对已缴纳税款的全部或部分抵扣,是一种特殊的免税、减税,因而又称之为税额减免.

具体包括:

1、购进免税农业产品.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是指向农业生产者购入农业初级产品.

2、购进其他非固定资产货物.纳税人购进其他非固定资产货物的进项税额为销货方开具专用上注明的额.

3、进口非固定资产货物.进口非固定资产货物的进项税额,为海关开具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额.

4、购进应税劳务.纳税人购进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为劳务提供者开具加工费或修理费专用上注明的额.

5、购进或进口固定资产货物.纳税人购进或进口固定资产货物,无论是否收到抵扣凭证,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其支付的进项税额应并入固定资产价值,在第三条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怎么计算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要求流畅,通顺,有条理,逻辑清晰,中请不要出现总结,,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方法,计算依据,抵扣方式等。从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原理出发,介绍了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并且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以便企业在计算进项税额时能够正确算出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一、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原理

二、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方法

1、计算依据3、抵扣方式

2、计算方法

三、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注意事项

四、结论

结论: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要根据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且要注意抵扣方式,以免出现税收。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税收,企业在计算进项税额时,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计算依据,按照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且要注意抵扣方式,以免出现税收。

一、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原理

二、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方法

1、计算依据

2、计算方法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是:根据采购价格中所含税费的数额,即税前价格与税后价格之间的额,乘以采购数量,就可以得到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可以在纳税申报时,按照规定的抵扣方式,进行抵扣。

三、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注意事项

1、企业在计算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时,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计算依据,按照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企业在计算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时,应注意抵扣方式,以免出现税收;

3、企业在计算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时,应确保计算准确,以免出现税收不足或者超出的情况;

4、企业在计算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时,应注意及时缴纳税款,以免出现滞纳金和罚款等情况。

四、结论

结论: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要根据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且要注意抵扣方式,以免出现税收。同时,企业还要注意计算准确,及时缴纳税款,以免出现滞纳金和罚款等情况。

本文从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原理出发,介绍了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并且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以便企业在计算进项税额时能够正确算出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