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

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浙江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


浙江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


1、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890108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97.1万册。

2、截至2021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3136人、学生5609人、教职工9778人,教师中有科学院院士(含双聘)30人、工程院院士(含双聘)31人、文科资深15人。

3、●从本质上讲,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而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高均应该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完成。

4、●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导师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被培养环境约束的客体;培养环境既是研究生和导师的约束体,又是他们的激发体。

5、在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创新活动就是协同创新。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7、但是,同发达的研究生教育水平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仍然不够完善,导师的主导作用还不够显著,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

8、在此背景下,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

9、基于对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的反思,浙江大学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以下四个在逻辑认知上逐层递进的核心理念。

10、激励相容的理念。

11、激励相容是指一种制度安排,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相容,从而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符合集体价值化的目标。

12、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中,各种资源的配置趋于平均化,表面上的公平掩盖了导师、研究生和学校()目标函数的异性,各个行为主体因为缺少激励而体现出低效率的特征。

13、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就是要基于激励相容的理念,正确分析导师和研究生的目标函数,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目标。

14、协同创新的理念。

15、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是研究生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引下,在研究生教育宏观环境的激励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新意识、完成创新历程。

16、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构成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创新的三个要素。

17、三者在研究生教育中均具有双重性角色。

18、研究生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导师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被培养环境约束的客体;培养环境既是研究生和导师的约束思想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9、现在读博士须在6月30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不予录取。

20、体,又是他们的激发体。

21、在这三个要素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创新活动,就是协同创新。

22、协同创新理念是前三个理念的融合和升华。

23、科研主导理念解决了创新的源头问题;导师主责理念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种修正,是实现师生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励相容理念则是导师、研究生和环境三者协同作用实现的路径。

24、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25、以创新潜质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26、改革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