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框养殖蜂框距是多少毫米 活框养蜂技术
中蜂用什么蜂箱养?
其实应该选择那种精致的大木箱,厚度应该在两毫米左右,这样才能达到效果,而且在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温度,这样才能有很多的蜂蜜出来。活框养殖蜂箱的标准是以郎氏意蜂箱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包括现在广泛使用的中蜂十框标准箱。由于各地蜂群群势和蜜蜂特点有异,活框箱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听说的12框标准箱、卧式蜂箱等等都是活框标准箱在不同地区根据当在养蜂前,一些准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活框蜂箱等需要看个人情况,中蜂现在有传统蜂箱,也有可以摇蜜的蜂箱。,做好养蜂场地的规划。如果规模不大的话,那么在自己家门前后都可以进行。然后要保证自己充分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捕捉蜂群了,在充分了解蜜蜂的习性之后,例如采蜜、采水等。找到蜜蜂的巢穴,然后进行收取,如果可以将巢脾一同收取的话,那么也尽量将巢脾收回来。也可在蜜蜂的路线上进行诱捕。地特点来进行改版的。
活框养殖蜂框距是多少毫米 活框养蜂技术
活框养殖蜂框距是多少毫米 活框养蜂技术
活框养殖蜂框距是多少毫米 活框养蜂技术
蜂巢的特点
蜂巢是什么样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可以分为我们养殖蜜蜂的方式和蜜蜂的生物学特性来看,严格说其实中蜂只有一种性状的蜂巢,虽然我们经过人工养殖后蜂巢奇形怪状,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其实中蜂的蜂巢形状只有一种。中蜂的蜂巢构成
蜜蜂蜂巢是什么形状?人工饲养和野生蜜蜂蜂巢又有何区别?中蜂的蜂巢主要是由中蜂的工蜂蜡腺分泌的蜂蜡构成,以单个正六边形的巢房逐个相接,以边共享,构成一张整齐的巢脾,然后以巢脾中间间隔蜂路,构成了蜂巢的形状,由于受到人工干扰,中蜂的蜂巢形状各不相同。
中蜂蜂巢的形状
:人对于弱群来说,一般只要有蜂王,蜜蜂数量过少的情况下,我们提脾检查都可以发现,蜜蜂并不会成长方形的在蜂脾上分布,而是呈椭圆形的分布,把我们的所有巢脾连起来看,中蜂的蜂巢还是半球形。工养殖的中蜂
由于人工养殖的中蜂是通过添加人工巢础的方式来进行养殖的,而巢础的性状是长方形,导致我们看起来中蜂的蜂巢是长方体的结构,因为蜂箱本来就是长方体,这是一般我们常见的标准箱的蜂巢结构,因为蜂箱的种类比较多,就目前来说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多达一百多种,如果是我们人工干扰的蜂箱,一般蜂巢的结构都是与蜂箱的形状相似的。
为什么说中蜂的蜂巢性状只有一种?
:蜂王产卵特点
第二:蜂群的弱群
为什么中蜂要把蜂巢做成半球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朋友都有兴趣了解,但是直到现在也还是众说纷纭。蜂部落认为中蜂把巢穴做成半球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保温的角度来说,其实半球形更容易保温,尤其是在过冬的时候,蜜蜂可以根据“球”的松紧来进行保温和散热,而蜜蜂幼虫培育的位置温度,一个蜂群中温度的也在中心位置,想要蜂巢中有这样的条件,蜜蜂只有以半球形的方式筑巢才能够实现。
从蜜蜂的发展来说,蜜蜂经过了无数年的进化,树洞中、石洞中都可以筑巢,而树洞中的蜜蜂相对比较多,一般树洞中的性状为圆柱形,这就导致了蜜蜂的蜂巢会随着树洞的性状变化而变化,而蜜蜂根据不同的性状来选择适应的蜂巢,选择了椭圆形作为蜂巢的性状。
中蜂箱的尺寸
中蜂用中蜂标准箱饲养,中蜂标准蜂箱非常适合中蜂的习性,由底箱、继箱、巢框、箱盖、纱副盖、木副盖、隔板、闸板和巢门板等部件构成,采用中蜂标准蜂箱在早春时可双群同箱饲养以加速蜂群繁殖和维持强大群势 。标准型十框中蜂箱——规格:(长×宽×高)
1、养殖准备(GB 3607-83)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地饲养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使用。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
1.1 1.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的结构和规格巢箱
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两佃(1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后壁内面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后壁上部开有两个80mmXllomm的铁纱窗,并各有一块100mm宽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1.2 巢框
外围长420mm、高mm。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耳长2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下梁长400mm、宽15mm、厚1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1.3 浅继箱
1.4 副盖
分板盖和铁纱盖二种,大小与箱体外围尺寸一致。板盖由A、B两块组成。
1.5 箱盖
内围长490mm、宽420mm、高85mm、板厚15mm。箱盖里面的四角附钉上一块长4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板。或在前后各钉一条长42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条。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箱盖上面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两侧各有二个长100mm、高20mm的舌形通风口。
农村土蜂养殖方法 农村土蜂如何养殖
其实养蜂的朋友只要仔细观察都会发现,哪怕我们采用巢础养殖中蜂,中蜂蜂王在产卵的时候也不是按照巢础的性状来进行产卵,而是从中间散开,产椭圆形的卵,从这个结构我们不难发现,就算是活框养殖的中蜂,其实蜂王也在有意的把巢穴产成一个半球形,而我们野生的蜜蜂不受人工干扰的情况下,产下的卵直接就是半球形分布,蜂巢构成了半球形。2、过箱饲喂
蜂部落认为中蜂的蜂巢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半球形的性状,就算是我们通过人工干预的中蜂蜂巢,中蜂也有把蜂巢做成半球形的倾向,这点我们可以从蜂王产卵特点和弱群来看。在捕捉蜂群之后,要做好过箱工作,及时将其转移到活框蜂箱中。养殖中不管是管理还是收取蜂蜜都非常方便。在过箱时,首先要将巢脾固定在巢框中,然后再放入蜂箱中。放好后便可以将蜂群转移到蜂箱中,然后再在巢口放置好防逃片即可。过箱之后,我们要做好饲喂工作,饲料可用白糖水或者是蜂蜜水等。蜂群稳定之后,查看蜂王的情况,如果没有蜂王的话要及时介入王台,也可让蜂群自己建造。过箱之后,每天晚上都要饲喂一次,为奖励饲喂。
蜜蜂蜂巢是什么形状?人工饲养和野生蜜蜂蜂巢又有何区别?3、蜂群管理
在蜂群稳定之后,便要开始做好蜂群的管理工作了。蜂群的管理是比较琐碎麻烦,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发现病虫害之后一定要及时处理。对蜂群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极易导致蜂群灭亡。而且我们要注意观察好蜂王的状态,状态不佳无法恢复时,要进行替换。而且如果外部自然资源不足且蜂群内部储蜜量也不足的话,那么则要进行补助饲喂,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
4、收获蜂蜜
蜜蜂养殖最终还是为蜂蜜,不过土蜜蜂的蜂蜜产量是不如意蜂的。正常情况下,土蜜蜂一年取蜜次数大约只有两次左右。一般在春季末的时候进行次取蜜,而秋季进行第二次。因为土蜜蜂有着在同一张巢脾上孕育及储蜜的习惯,所以我们在取蜜时,要先将巢脾提出来,然后将有蜜的地方割下来,再放回蜂箱。取蜜时,不可一次性将其全部取完,否则蜜蜂无储备的话,会出现出逃的现象。
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密度怎么控制
第二:自然蜂巢养殖蜜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浅继箱巢框外围长420mm、高125mm。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一、场地条件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对于蜜蜂自行建造的蜂巢来说,一般蜜蜂并不会把蜂巢建造成长方形,而是半球形。我们有收捕野蜂经验的朋友们对这点应该很清楚,我们看到的野生蜜蜂的蜂巢一般都是扇形的蜂脾,然后由众多扇形的蜂脾构成了半球形的蜂巢。如果从蜜蜂的生物学特点来说,蜂部落认为中蜂的蜂巢结构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半球形。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巢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②蜂巢的保温。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