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系数符号_摩擦系数符号在excel怎么打

蓖麻油的粘滞系数

摩擦系数不是单方面的,是两种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木材在钢板上的摩擦系数可能是0.2,而木头放在橡胶板上摩擦系数可能达到0.6,测定摩擦系数简单的办法就是斜坡,调整斜坡角度到物体物体开始自行滑动的那一个极限角度测量出来以后求正切值就是摩擦系数。

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又称为内摩擦系数或粘度,是描述液体内摩擦力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蓖麻油粘度比一般油脂高很多,25°C时为680CPS,粘度指数84,摩擦系数很低(为0.1)。

摩擦系数符号_摩擦系数符号在excel怎么打摩擦系数符号_摩擦系数符号在excel怎么打


摩擦系数符号_摩擦系数符号在excel怎么打


粘滞系数除了因材料而异之外还比较敏感的依赖温度,液体的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气体则反之,大体上按正比于 的规⑵、 转角法律增长。在单位制中粘滞系数的⑥、盘头螺钉的支撑面直径dW,按GB/T67或GB/T818的“dWmax”值选取。单位为帕秒(Pas)在CGS单位制中为泊(poise)符号为P 。研究和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不仅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而且在工程技术以及其他领域有很重要的作用。

正比于的数学符号用什么表示?函义是什么?

∝就是两个变量是正比例关系,也就是静摩擦力为35N;滑动摩擦力为30N;摩擦系数约为0.33;用20N推木箱,木箱所受摩擦力为20N其中一个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数也随之扩大多少倍。

例如:摩擦④变滑动为滚动等。系数一定的情况下,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正比于物体与表面之间的压力。

F为摩擦力

u为摩擦系数

N将d=12代入为压力

路面摩擦系数

∑:是一个求和符号,汉语名称:西格玛(大写Σ,小写σ)。

列如:

你要是用的是搜狗的话同时按住shift+crtl 在按B就行了。

某路段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性能检测,摩擦系数的检测值(共10个测点)分别为:58,56,60,53,48,54,50,61,57,55。

摩擦系数的平均值=1/10(58+56+60+53+48+54+50+61+57+55)=55.2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结果:

1、每个测点用五次测定读数的平均值代表测点的摩擦系数值,并用五个测点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代表该测定路段摩擦系数值。

2、测定读数,即该不知道你是不是指基数效用论中的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度盘上指针的读数(简称“摆值”),除以100,即为路面的摩擦系数。如:摆值55,摩擦系数即为0.55。

动摩擦系数一般总是( )静摩擦系数

标准规定了试验装置及试验条件应能满足下列条摩擦力件:

动摩擦系数一般总是小于静摩擦系数。

屈服紧固扭矩 ○ ○ — — △

静摩擦系数是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还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系数,一般用符号μ0表示。当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的压力为N。则f0=μ0N,就是静摩擦力。(若使之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F未达到静摩擦力时,物体的静摩擦力f=F),

求物理力学各个单位的符号

F 力 FN 法向反力 Feg 牵连惯性力

a 加速度 an 法向加速度 aτ 切向加速度

ρ 密度、曲率半径 ωe 牵连角速度 ψ 角度坐标

aa 加速度 ar 相对加速度 ae 牵连加速度

ac 柯氏加速度 A 振幅 C 质心

E 总机械能 f 动摩擦系数 fS 静摩擦系数

ωr

相对角速度 O 坐标圆点 p 动量 p 功率 g 重力加速度

i x 轴的单位矢量 I 冲量 j y轴的单位矢量

Jz 刚体对z 轴的转动惯量 Jxy 刚体对x,y 轴的惯性积 k z轴的单位矢量

K 刚度矩阵 L 拉格朗日函数 Lo 刚体对o点的动量矩

Lc 刚体对质心的动量矩 m 质量 Mz 对z轴的矩

q 载荷集度、广义坐标 Q 广义力 r 矢径

R 半径 s 弧坐标 t 时间

T 动能 U 势能函数 v 速度

va 速度 vr 相对速度 ve 牵连速度

vc 质心速度 V 势能、体积 w 力的功

x,y,z 直角坐标 α 角加速度 β 角度坐标

δ 滚阻系数

φ 摩擦角 λ 特征值

ω0 固有角频率 ω 角速度 ωa 角速度

如果遇到待测液体的粘滞系数较小,而钢球直径较大,实验时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⑵、试验装置可自动或手动作,可对螺栓∝Y=kX,类似于系数k头部或螺母施加紧固扭矩;

有激光光电计时器没,如果有那球的大小就没有影响了,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测粘滞系数比较大的液体,不然还没到达收尾速度就碰底根本测不出来的,所以不能用这种.用别的方法或使液体柱足够高.

以下为参考:

螺丝扭力的单位kgfcm中的f是什么? 急!

kgf是公斤力(千克力)的意思,即为1kg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所受的力。kgf就是我们常说的mg(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f是英文force(力)的缩写。

1kgf=9.80665N≈10N

1kgfcm=0.0980665Nm≈0.1Nm=0.01kgm

kgm并不是正规的扭矩单位,而是人们的习惯用法。

要求出M12螺丝的扭力首先要求出他的预紧力Q

通常,拧紧后螺丝联接件的预紧力不超过其材料屈服强度极限σs的80%

碳素钢Q<=(0.6-0.7)σsA

合金钢Q<=(0.5-0.6)σsA

A为危险截面的面积A=πdd/4

对于M12,d=12

即可计算出Q

对于普通螺丝所需扭力

T≈0.2Qd

为了更好理解扭力的概念,下面举几个例子.例如:用起子或扳手拧紧螺丝,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1m的话,在起子或扳手的一端加上1kg的力,则螺丝的拧紧扭力为1kg-m.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0.5m的话,为了得到1kg-m的扭力,必须施加2kg的力.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驱动扭力相同,距离旋转中心越远的位置,产生的力越小.

回答者:niebin521 - 大魔导师 十二级 11-10 17:26

1kgf=9.80665N.

1kgfcm=0.0980665Nm

关于M12螺纹的扭矩不好直接回答,这跟螺纹的等级及材料也有关系。

查阅GB/T16823-1997螺纹紧②、表中的螺栓和螺钉通孔直径dh按GB5277标准中中等装配系列(无内倒角)的基本尺寸选取。固件扭-拉关系试验方法

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试验方法标准

作者:华中频道 发布时间:2007-06-20

在螺纹紧固件的使用中应用的较广泛的是螺栓-螺母连接副的形式,应用的较多的是有预紧力的连接方式,预紧力的连接可以提高螺栓连接的可靠性、防松能力及螺栓的疲劳强度,并且能增强螺纹连接体的紧密性和刚度。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使用中,没有预紧力或预紧力不够时,起不到真正的连接作用,一般称之为欠拧;但过高的预紧力或者不可避免的超拧也会导致螺纹连接的失败。众所周知,螺纹连接的可靠性是由预紧力来设计和判断的,但是,除在实验室可以测量外,在装配现场一般是不易直观的测量。螺纹紧固件的预紧力则多是采用力矩或转角的手段来达到的。因此,当设计确定了预紧力之后,安装时采用何种控制方法?如何规定拧紧力矩的指标?则成为关键重要问题,这就提出来了螺纹紧固件扭(矩)-拉(力)关系的研究课题。

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不仅涉及到扭矩系数、摩擦系数(含螺纹摩擦系数和支撑面摩擦系数)、屈服紧固轴力、屈服紧固扭矩和极限紧固轴力等以一系列螺纹连接副的紧固特性的测试及计算方法,还涉及到螺纹紧固件的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基础的术语、符号的规定。并且也还必须给出螺纹紧固件紧固的基本规则、主要关系式以及典型的拧紧方法。目前,这些内容ISO/TC2尚无相应的标准,德国工程师协会早在七十年代就发表了DV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技术准则。日本也于1987和1990年发布了三项标准,尚未查到其他的标准。国内尚未发现相应的行业标准,仅少数企业制定了企业标准。尤其是随着引进技术的国产化不断的拓展和螺纹紧固件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一需求日趋迫切。这也就是制定此项标准的初衷。

日本标准JIS B 1082-198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JIS B 1083-1990《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及JIS B 1084-1990《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三个标准,概括了上有关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根据标准验证,对我国也是适用的。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在充分消化、分析日本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采用的意见。

因此,本系列标准也包括了下列三个标准:

1、GB/T16823.1-199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2、GB/T16823.2-1997《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

3、GB/T16823.3-1997《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

一、GB/T16823.1-199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本标准等效采用JIS B 1082-198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截面积》标准,本标准是设计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系列标准之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螺纹紧固件的应力截面积(As)适用于计算外螺纹紧固件的最小拉力载荷、保证载荷以及内螺纹紧固件的保证载荷。外螺纹紧固件包括螺栓、螺钉和螺柱等标准件和专用件;内螺纹紧固件包括螺母标准件、专用件及机体中的螺孔。其螺纹尺寸及公均应符合GB/T193、GB/T196和GB/T197的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寸制螺纹、统一螺纹、惠氏螺纹等其他螺纹紧固件。

本标准规定的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计算公式有两个,即公式(1)和公式(2)。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计算公式(1)与已发布的标准,即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GB/T3098.4《紧固件机械性能 细牙螺母》和G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标准的规定完全一致。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计算公式(2)是参照JIS B 1082标准,首次推出的新的一种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是直接利用螺纹公称直径(d)和螺距(P)数据,求出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As)。公式(1)与公式(2)是等同的计算式,只不过是公式(2)比公式(1)计算更加方便。美国ASTM619标准也采用了这一公式。

标准中规定“如无特殊要求,取3位有效数字”,如无特殊要求时,即一般应照此处理。在已发布的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中,也都是这样处理的。也就是说,当As<1时,取小数点后3位数;当1≤As<10时,取小数点后2位数;当10≤As<100时,取小数点后1位数;当100≤As<1000时,取3位整数乘以10n。

3、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值

标准根据GB/T193《普通螺纹 直径与螺距系列》有关规定,在标准表1中给出了粗牙螺纹M1~M68和细牙螺纹M8×1~M130×6D的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值。总之,标准表1给出的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值,完全能满足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螺纹紧固件产品现行标准的需要。

4、 螺纹紧固件承载面积计算公式

虽然螺纹紧固件产品品种,但是,按支撑面的形状大致可分为圆形、六角形和方形三种,因此,在标准表2中给出了这三种支撑面承载面积的计算公式。承载面积应当是支撑面与被连接件实际接触部分的面积,产品品种不同,承载面积肯定不同,即使是同一批零件,承载面积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如在计算中将支撑面形状、尺寸公、螺栓和螺钉通孔的尺寸和公都予以考虑,无可非议,但是,给计算增加了麻烦,使用也不一定方便。标准制定时确定了计算承载面积近似值的原则,故标准表2中所列出的螺纹紧固件承载面积计算公式的各变量均采用公称尺寸或极限尺寸。

螺纹紧固件承载面积的计算与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的计算一样,如无特殊要求,取3位有效数字。

5、 面积比

螺纹紧固件承载面积(Ab)值与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As)之比,简称为面积比(Ab/As)。

当面积比小于1时,即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As)值大于螺纹紧固件承载面积(Ab)值,则支撑面的压强过大,这对普通螺纹紧固件是不适宜的,尤其是对高强度螺纹紧固件更是不宜采用的。

6、 典型螺纹紧固件的承载面积及面积比

标准中表3~表5列出了典型螺纹紧固件的种类、螺纹紧固件承载面积(Ab)值以及面积比(Ab/As)值。其中有关参数均采用我国现行的紧固件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如:六角头螺栓的标准系列和加大系列按GB/T3104、方头螺栓按GB/T8、内六角头螺钉按GB/70、六角法兰面螺栓按GB/T5787及盘头螺钉按GB/67和GB/T818选取的。

7、 应当说明的几个问题

①、标准中虽然以螺栓、螺钉分类给出了计算更是及有关数据,但当螺母支撑面的形状、尺寸与表中六角头螺栓、方头螺栓、六角头发兰面螺栓相同时,表中的数据也适用于该螺母。

③、表中的垫圈面直径Dw,按Dw=0.95S计算。

④、内六角螺钉、六角法兰面螺栓的支撑面直径dW分别按GB/70、GB/T5787、的“dWmin”选取。

⑤、方头螺栓(标准型)的对边宽度,按GB/T8(即GB/T3104标准系列)的“Smax”值选取。

二、GB/T16823.2-1997《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

本标准等效采用JIS B 1083-1990《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标准,本标准也是设计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有两个附录,附录A“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与扭矩系数的对照表”和附录B“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与屈服紧固轴力和屈服紧固扭矩的对照表”均为标准的附录(现应为规范性附录)。

1、范围

本标准的名称为“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所以本标准限于螺纹紧固件的范围。但是,螺纹紧固件包括的种类、设计选用的紧固方法很多,在一个通用规则中不可能完全包括进去,而只能规定最通用的方法。因此,本标准适用于最典型的,也就是最通用的“螺栓-螺母连接副”。本标准规定了拧紧螺栓-螺母连接副连接的术语、基本要求、主要关系式以及典型的拧紧方法。本标准也适用于螺栓或螺钉拧入机体内螺纹的连接副或者其他外螺纹(专用件)与内螺纹的连接副。但是,本标准对自攻螺钉、自钻自攻螺钉和木螺钉的“螺纹连接体”(由螺纹紧固件和被连接件构成的总体是不适用的,对于螺纹连接体中使用弹簧垫圈或弹性垫圈(如:外齿锁紧垫圈、内齿锁紧垫圈、内外齿锁紧垫圈、鞍形弹性垫圈等)以及使用有效力矩型螺纹紧固件(如:尼龙锁紧螺母等)的螺纹连接副也都是不适用的。总之,本标准仅适用于影响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最简单或单纯的,最典型或通用的螺纹连接副。

2、术语及符号

标准表1中给出的术语及其定义和相应的英文名称,以及表2给出的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及其含义,均等同采用JIS B 1083-1990标准。因为JIS标准制定时,相应的英文名称参考了J.H.BLCKFORD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Behior of Bolted Joints〈螺栓连接件的设计与应用〉》(1981.Dekker发行)的资料,并且,这些与我国现行术语大同小异,基本适用,故没有必要另搞一套。

3、螺纹紧固的基本要求

国内外实践表明,螺纹紧固件的紧固,并不是像有些人想像得那样,不就是螺丝螺帽吗?用扳手拧紧就行了吧。螺纹紧固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是最简单的、最常用的还是使用手工扳拧工具进行拧紧,这种紧固手段虽然容易作,但是,对于高强度或者重要的连接紧固中是不行的,也是不允许的,这一点恐怕极易被人忽视。因为使用手工扳拧工具进行拧紧的方法是无法控制轴向预紧力的,也是会影响螺纹连接体的可靠性,甚至会直接影响整机或工程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设计中应该明确提出确切的初始预紧力的指标要求,在装配工艺或施工规范中,根据设计要求,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采用合适的拧紧方法,准确控制,来确保设计目标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方面钢结构工程多年来积累了许多经验。汽车行业在技术引进中,通过通过吸收消化过程,也广泛地采用了先进技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在各行业中不论是在螺纹紧固件连接紧固的连接理论、检测试验、还是现场装配使用研究工作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所以,标准中对螺纹紧固的基本要求虽然只有一段话,但意义深刻。

4、螺纹紧固的主要关系式

螺纹紧固件紧固时,可以根据螺栓承受应力处于屈服点的内或者外的位置,可分为弹性区或塑性区紧固。

弹性区内的紧固扭矩与预紧力的关系;

弹性区内的紧固转角与预紧力的关系;

屈服紧固轴力与螺纹应力截面积及其等效直径的关系;

屈服紧固扭矩与屈服紧固轴力的关系。

5、螺纹拧紧方法

选择螺纹连接的拧紧方法,应该在充分了解各种拧紧方法特性的基础上,按照设计对初始预紧力离散程度的要求、预紧力的大小、使用条件等因素来合理选择拧紧方法。其中对初始预紧力离散程度的要求,通常用紧固系数(Q)来表示,一般也称之初始预紧力离散度。虽然拧紧工具以及精度的不同,所对应的初始预紧力离散度也是不同的,但是,由于拧紧方法的不同,在拧紧时对应的初始预紧力离散度更是不同的,因此,紧固系数是选择螺纹拧紧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

标准表3中给出了扭矩法、转角法及扭矩斜率法三种常用的典型拧紧方法。下面就分别将它们的特点简单的介绍如下:

⑴、 扭矩法

扭矩法就是利用扭矩与预紧力的线性关系在弹性区进行紧固控制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拧紧时,只对一个确定的紧固扭矩进行控制,因此,因为该方法作简便,是一种一般常规的拧紧方法。但是,由于紧固扭矩的90%左右作用于螺纹摩擦和支承面摩擦的消耗,真正作用在轴向预紧力方面仅10%左右,初始预紧力的离散度是随着拧紧过程中摩擦等因素的控制程度而变化的,因而该拧紧方法的离散度较大,适合一般零件的紧固,不适合重要的、关键的零件的连接。

转角法就是在拧紧时将螺栓于螺母相对转动一个角度,称之为紧固转角,把一个确定的紧固转角作为指标来对初始预紧力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该拧紧方法可在弹性区和塑性区使用。Q-F曲线斜率急剧变化时,随着紧固转角的设定误,预紧力的离散度也会变大。因此,在被连接件和螺栓的刚性较高的场合,对弹性区的紧固是不利的;对塑性区的紧固时,初始预紧力的离散度主要取决于螺栓的屈服点,而转角误对其影响不大,故该紧固方法具有可限度地利用螺栓强度的优点(即可获得较高的预紧力)。

应该注意的是该拧紧方法在塑性区拧紧时会使螺栓的杆部以及螺纹杆部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对螺栓塑性的以及螺栓反复使用的场合应考虑其适用性。另外,对预紧力过大,会造成被连接件受损的情况时,则必须对螺栓的屈服点及抗拉强度的上限值进行规定。

⑶、 扭矩斜率法

扭矩斜率法是以Q-F曲线中的扭矩斜率值的变化作为指标对初始预紧力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该拧紧方法通常把螺栓的屈服紧固轴力作为控制初始预紧力的目标值。该拧紧方法一般在螺栓初始预紧力离散度要求较小并且可限度地利用螺栓强度的情况下使用。但是由于该拧紧方法对初始预紧力的控制与塑性区的转角法基本相同,所以,需要对螺栓的屈服点进行严格的控制。该拧紧方法与塑性区的转角法相比,螺栓的塑性即反复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少,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紧固工具比较复杂,也比较昂贵。

6、附录

在附录A中给出了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与扭矩系数关系的对照表。即当已知预紧力、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以及螺纹公称直径的六角头螺栓连接副连接时,可由附录A表A1(包括粗牙和细牙)中查出扭矩系数,并按公式1求出紧固扭矩。

在附录B中给出了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与屈服紧固轴力和屈服紧固扭矩关系的对照表。即当已知螺栓的公称直径、性能等级以及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时,可由附录B表B1中分别查出屈服紧固轴力和屈服紧固扭矩的值。

仅以螺纹公称直径M10,性能等级8.8级的螺栓为例,给出了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与屈服紧固轴力和屈服紧固扭矩的关系。由图B1也可以看出螺纹摩擦系数对屈服紧固扭矩的影响较小(曲线的轨迹趋近于水平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标准制订时,为了简化,把屈服紧固扭矩是按一个不变的纹摩擦系数(0.15)值计算出来的。JIS B 1083-1990和VDI 2230也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否则,十种螺纹摩擦系数与十种支承面摩擦系数排列组合后可要得出100个表,我们进行了标准验证,选用了现行标准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是可行的,我们认为处理这一问题的原则是科学的。

三、GB/T16823.3-1997《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JIS B 1084-1990《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标准,本标准也是设计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系列标准之一。

1、 范围

本标准的范围与GB/T16823.2-1997《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大致相同。本标准适用于最典型的,也就是最通用的“螺栓-螺母连接副”。本标准规定了螺栓-螺母螺纹连接副的紧固特性值的试验方法。紧固特性值包括扭矩系数、螺纹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系数、屈服紧固轴力、屈服紧固扭矩及极限紧固轴力。本标准也适用于螺栓或螺钉拧入机体内螺纹的连接副或者其他外螺纹(专用件)与内螺纹的连接副。但是,本标准对自攻螺钉、自钻自攻螺钉和木螺钉的“螺纹连接体”(由螺纹紧固件和被连接件构成的总体是不适用的,对于螺纹连接体中使用弹簧垫圈或弹性垫圈(如:外齿锁紧垫圈、内齿锁紧垫圈、内外齿锁紧垫圈、鞍形弹性垫圈等)以及使用有效力矩型螺纹紧固件(指在螺纹连接副不受轴向载荷的情况下,平稳旋转螺母或者螺栓时所测得的旋转力矩。该力矩具有抗旋转的功能。如:尼龙锁紧螺母等)的螺纹连接副也都是不适用的。

2、 紧固特性值的测定项目

紧固特性值的测定项目是计算螺纹紧固件各紧固滚动摩擦力,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它实质上是静摩擦力。接触面愈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特性值涉及的要素,具体的测定项目按表1的规定

表1 紧固特性值的测定项目

紧固特性值 初始预紧力 紧固扭矩 螺纹扭矩 支承面扭矩 紧固转角

扭矩系数 ○ ○ — — —

螺纹摩擦系数 ○ — ○ — —

支承面摩擦系数 ○ — — ○ —

屈服紧固轴力 ○ — — — △

极限紧固轴力 ○ — — — △

注:①、在测试扭矩系数、螺纹摩擦系数和支承面摩擦系数时,对标有“○”的项目,即初始预紧力、紧固扭矩、螺纹扭矩和支承面扭矩需同时测试并记录。

②、在测试屈服紧固轴力、屈服紧固扭矩和极限紧固轴力时,对标有“△”和“○”的项目,即初始预紧力、紧固扭矩和紧固转角需同时测试并记录。但在只求极限紧固轴力时,可仅测试预紧力的值。

3、 试验装置及试验条件

⑴、试验装置在测试中,应该可以采用连续记录或者指示计读取;

⑶、紧固扭矩、螺纹扭矩、支承面扭矩和初始预紧力的测定精度(误率),无特殊规定时,可采用±2%。

⑷、求屈服紧固轴力和屈服紧固扭矩时,紧固转角值应在线性范围内测定。

⑸、在紧固轴力范围内进行试验时,紧固特性应M 力偶矩、主矩 Mo 对点o的矩 n 质点数目、阻尼系数是线性的。

⑹、试件原则上只能使用一次;

⑺、在试验中,拧紧螺母时,螺栓不得转动;拧紧螺栓时,螺母也不得转动。并且试验中,标准垫片也不得转动。

扭力的大小是用"力臂长"来表示的,力的单位是千克力,而不是千克,所以是kgf,而不是kg ,kg是质量单位.这个字母f是英文force(力)的缩写.所以扭力的单位就表成了你在问题中所提出的kgfcm那种形式.

扭力大小既然用力乘距离来表示,说明了要得到同样大小的扭力,有二个因素可供选择调整:力臂大点,力就可以小点,力臂小了,力就要大些,扳手,螺丝刀号数分大小,就体现了这一点.

1kgfcm=9.8Ncm=0.01kgm

f是力的意思,不是量的单位.1kgfcm读1千克力.厘米.

按法定计量单位应转换为N.m.

1kgf=9.8N,1cm=0.01m.

什么是扭力?

扭力又叫转矩.是使轴旋转的力矩.在XXX扭力的常用单位是kg-m,(单位是Nm).

为了更好理解扭力的概念,下面举几个例子.例如:用起子或扳手拧紧螺丝,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1m的话,在起子或扳手的一端加上1kg的力,则螺丝的拧紧扭力为1kg-m.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0.5m的话,为了得到1kg-m的扭力,必须施加2kg的力.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驱动扭力相同,距离旋转中心越远的位置,产生的力越小.

1kgf=9.80665N.

1kgfcm=0.0980665Nm

1kgf=9.80665N.

1kgfcm=0.0980665Nm

一道关于摩擦力的问题,你觉得物理好就进来看看!

F=uN

一问:应该注意物体有没有运动:按题目意思可以理解为20N物体没有运动,则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为20N;若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推力为20N,此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用滑动摩擦力公式f=uN:N=G没有变化,u没有变化,所以f=30N

2、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计算公式

20牛推力时,物体并不移动。

但是因物体处于平衡装态。所以应受平衡力。

所以,此时的摩擦力等

于物体受到的推力。

即物体静止时,静摩擦力随动力的增而增,减而减。直到达到静摩擦力时止。

木板与地板之间的静摩擦力Fmax=35N。(因为35N力时刚好能推动,所以为静摩擦力)

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30N。(因为用30N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和摩擦力平衡)

木板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因数u(这符号我不会打)=0.3。(根据f=uN,水平面上的N=G)

如果哟个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摩擦力是30N。(根据f=uN,N没有变化,u没有变化,所以还是30N)

木板与地板之间的静摩擦力Fmax=__35N___。

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___30N___。

木板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因数u(这符号我不会打)=_0.3______。

如果哟个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摩擦力是_20--------------------------------------------------------------------------------_____。

《正确,望采纳》

在高等数学中MU是什么意思

滚动摩擦一般用阻力矩来量度,其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性质、表面的形状以及滚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ow of拓展资料: diminishing marginal utulity)

论证条件:同意楼主的。MU1 / P1 = MU2 / P2

没什么意思,一个符号而已,微分方程中有,极限中有,级数中有

摩擦力公式是什么?

②使物体与接触面光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公式:F=μ×FN FN:正压力(不一定等于施力物体的重力)μ:动摩擦因数(是数值,无单位)

扩展资料: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公式:

F=μ×FN摩擦力的符号为f。

条件:

:物体间相互接触;ρ(是读第四声),从左下角写起,一笔。

第二: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

第三:物体接触面粗糙;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3)化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或静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式: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使接触面分离【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或磁悬浮】;

(4)减小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μN,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原因有两个:固体表面原子、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化学键重组的能量需求,胶力)和它们之间的表面粗糙所造成的互相之间卡住的阻力。

滚动摩擦力,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它实质上是静摩擦力。接触面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

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在交通运输以及机械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滚动轴承,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力。例如,火车的主动轮的摩擦力是推动火车前进的动力。而被动轮所受之静摩擦则是阻碍火车前进的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公式f=uN

其中N是压力,在水平地面的时候N=mg

u是滑动摩擦因数,与材料有关。

1、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

第二,接触面不光滑

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2、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弹簧秤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弹簧秤测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两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应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测出了摩擦力大小。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要清楚阻碍“相对运动”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如:实验中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用弹簧秤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是由于受到木块对它的静摩擦力才随木块一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具体情况是:当木块受到拉力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砝码相对于木块要向后滑动,木块就给砝码一个阻碍它向后滑动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所以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滑动,这时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5)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光滑的表面上,这“光滑”就意味着两个物体如果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没有摩擦。

3、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由两个相互静止的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力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力的方向相反。

4、滚动摩擦力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作无滑动的滚动或有滚动的趋势时,由于两物体在接触部分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用,叫“滚动摩擦”。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公式:

F=μ×FN摩擦力的符号为f。

条件:

:物体间相互接触;

第二: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

第三:物体接触面粗糙;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3)化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或静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式: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使接触面分离【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或磁悬浮】;

(4)减小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公式:f=μ×Fn

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拓展资料

摩擦力的相关例题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滑动摩擦力

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而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阻碍着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作为动力也可作为阻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①减小压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弹簧秤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弹簧秤测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应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测出了摩擦力大小。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要清楚阻碍“相对运动”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如:生活中,传送带把货物从低处送到高处,就是靠传送带对货物斜向上的摩擦力实现的。

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光滑的表面上,这“光滑”就意味着两个物体如果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没有摩擦。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并且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而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阻碍着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作为动力也可作为阻力。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摩擦力公式:

f=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