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真定:历史的回响,今昔的变迁

在历史的长河中,常山真定曾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如今已成为一片历史遗迹。它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距离省会石家庄约30公里。

常山真定:历史的回响,今昔的变迁常山真定:历史的回响,今昔的变迁


汉代,"常山"之名始

常山之名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封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弟刘贞为常山王,在今石家庄市西北部建立常山国。刘贞的封地就称为常山,而真定则是常山国的首府。

此后,常山真定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常山为曹操所控制,曹丕称帝后,改常山为常山郡。北魏时期,常山为都城洛阳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隋唐,"真定"之名扬

隋代,隋文帝改常山为真定,以真水和定州命名,意为"真实而安定"。唐代,真定成为真定府的治所,是河北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唐代诗人李白曾游览真定,并作《真定府》一诗:"真定府,古常山。高城峻宇势崔嵬。六州雄镇冠河北,千里山川入眼开。"诗句中描绘出真定府的繁荣景象。

元明清,真定府的兴盛

元代,真定府改为直隶真定路,为真定路总管府驻地。明清时期,真定府管辖9县,是河北省南部的首府,也是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

清末,真定成为革命党活动的重要据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真定军政府在此成立,宣告清军在河北省的覆灭。

近代,真定成为石家庄

民国时期,真定府废除,真定县先后隶属于直隶省、河北省。1947年,石家庄市成立,真定县划归石家庄市管辖。

随着石家庄市的快速发展,真定县的大部分地区被纳入石家庄市区,只留下南部地区作为真定县。1994年,真定县撤销,设立正定县。

今昔交错,文化瑰宝

如今,真定已成为石家庄市辖下的一个县,但历史的遗迹仍在这里清晰可见。真定古城墙、隆兴寺、开元寺等古建筑群,见证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真定古城墙长达1.2公里,是河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墙。隆兴寺始建于唐代,是河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之一。开元寺则始建于隋代,是河北省现存最大的唐代古寺。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