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对虾养殖可行性报告 超高密度养虾
想科学饲养对虾促进降本增收,在对虾饲料配方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一、水源准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的投喂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坚持勤投、因为从养殖周期来看,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结合次的起捕规格,当放养密度小于4万尾/亩时,养殖周期较短,而且次的起捕规格较大,平均为41尾/500g,说明了此密度下的池塘水体未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最终的亩产量也是的。当放养密度为4-7万尾/亩时,次起捕时规格异不大,平均规格在50-53尾/500g左右,这与市场要求联系紧密,因为一般的对虾出售规格很少小于60尾/500g。少投,“少量多餐”的原则;傍晚、清晨多投,白天少投;对虾大量蜕皮时减少甚至停止投喂,1天后再适当增加、逐步增加投喂;
高密度对虾养殖可行性报告 超高密度养虾
高密度对虾养殖可行性报告 超高密度养虾
高密度对虾养殖可行性报告 超高密度养虾
饲料配方设计应考虑对虾的营养需求。配合饲料的营养标准应根据其饲养特点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确定,然后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科学配比各种饲料原料,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取长补短。
2、1、场地选择:选择安全开阔的场地,以确保灌溉和通风的良好效果。稳定性原则
对虾养殖,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对虾养殖,对配合饲料高度敏感。如果饲料配方突然改变,可能会引起虾的应激反应,影响虾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发疾病。因此,饲料配方的稳定性也是影响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虾类饲料配方的设计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饲料原料来源和质量的稳定性。如果需要调整饲料配方,应该循序渐进,不能突然调整,变化太大。
3、效益化原则
南美白对虾养殖
饲料:饲料喂养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塘里设置3~4个食台,放苗半个月后每天投入4次,日投饵量为5只鸡蛋,花生麸0.2公斤,小鱼0.75公斤,虾材0.3公斤,每万只虾苗。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质要求、虾池的选择都是有要求的
养殖的场地条件: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底质好(以砂壤土或砂土为宜,淤泥10—15cm),这样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减少疾病。土质坚实,排灌方便。塘堤宽度不小于2米,沿池堤内设有投饵台。池深1.5米左右。虾池面积在5—10亩为宜,一般不超过20亩,长方形或圆形均可,池堤要做好护坡,进水口应与排水口保持20cm以上的高度,以利于排水。池塘进水与排水要分开。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2、清塘:清塘的目的是杀灭有害生物,包括鱼、虾疾病菌等。在放苗前15—30天,进水20—30cm,使用保虾除鱼净1ppm兑水全池泼洒。两天后,每亩用二溴海因(颗粒型)0.5kg兑水全池泼洒,然后封池2—3天。对于新建的虾池应先进水浸泡冲洗2—3次然后进行消毒;对老池或鱼塘改造的虾池则需干塘暴晒,清理淤泥和杂草再进行消毒。
3、进水:物清池后2—3天便可开闸门进水,在进水闸门处设滤网过滤海水,滤网采用60目锦纶或尼龙筛绢。首次进水以30—40cm为宜以利于培养饵料生物,以后再1、池塘条件逐渐提高水位。
4、培养饵料生物:经过清塘后用60—70目的筛绢网过滤进水,进水 50—60cm每亩用三效肥水精2—3kg+尿素1kg,待水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时使用复合芽孢杆菌放养完全淡化长2.1厘米左右的虾苗,注意使用完全淡化的虾苗。购买前几天去育苗场观察淡化状况,以购买放心苗种。放养前一天开增氧机增氧,在大批苗种下池前放入少量试水。放养量为40尾/平方米,虾苗放养1个月后投入0.25公斤/尾的鲢鳙鱼30-40尾。g/亩以抑制杂藻生长,此时可进行放苗养殖。
南美对虾养殖水源氨氮1.5后期套水怎么套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包括:水源准备、大棚建设等等。增加新鲜水源、增加溶氧量。
1、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质要求:2、增加溶氧量:充足的溶解氧可促进氨氮的转1、科学合理原则化为亚盐和盐,进而减少氨氮的浓度。
养殖南美对虾,每天需要投喂多少饲料?
(6)工业化养殖集约化程度很高的精养方式,也称超精养。指在水体较小的水泥池中,利用先进的工业调控手段,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如日本鹿儿岛式,系在潮上带建造圆形水泥池,单池面积为1000~2000米2,双层底,上底铺设20厘米厚的砂层,供日本对虾潜居。海水由池表面切向进入,推动池水旋转流动,多余的海水由池底渗出。并定时经过池的圆柱形排水网,由其下面与之相连的排污孔排出池底污物。这种养殖方式产量高,可达1.5~3千克/米3。美国的跑道式养虾池和国曾利用对虾育苗池试养对虾皆属此类。2001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参照日本鹿儿养殖模式,利用面积为500米2的水泥池,上盖塑料大棚,增设涡流设备和增氧设施,养殖南美白对虾、蓝对虾,取得了3750主要有养殖池、日光温室大棚和压缩充气管道。湖北鼎瑞农业池塘一般选择南北走向,整齐排列,面积3~5亩,长宽2:1,池深1.8~2.0米,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在池塘一边,内修一小塘,小塘宽8米左右,长即为大塘的宽,池深保持在1米。0千克/公顷的高产。由于超精养模式投资大,耗能高,技术要求高,目前在国尚未大面积推广开来。每天都应该喂2~3次,而且一次要多放一点,白每天投喂量为干料0.5 g/万尾,分三次投喂天要投喂40%,在晚上的时候就为60%,要形成这么一个固定的时间,而且也可以让虾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虾的长度是1~2.5厘米的话,喂食量为30~200克,所以要根据虾的大小来决定饲料的多少。
对饲料蛋白的要求不高,幼虾期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35%以上;成虾期可相应减少蛋白含量至 30%~20%。
白对虾怎么养殖
(2)人工生态系养殖在港_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依靠天然生产力放苗后每天从大池向淡化暂养池添加新水3~5 cm,盐度逐渐下降养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人工干预,如通过消除有害生物、施肥、移植饵料生物,或补充投饵等方法,努力培植起一个适于对虾生存和生长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水质,在较低的养殖密度下,努力发挥水体的自然生产力,大大减少了水体污染和虾病发生。维持水体中合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少投入、低成本的运作中获得较稳定的养殖效益。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在数十公顷乃至数百公顷的大型养鱼港对虾养殖中,采用这种方式。随着养虾生产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已改造成中小型池塘养殖。近年来由于虾病的暴发,半精养池塘废弃甚多,在这些废弃闲置的池塘上部分地采用、完善和发展这种养殖模式,也是对抗虾病,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虾苗放养量
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一亩放3.5-4.5万尾。虾苗在暂养池中暂养10~15d后,规格达2~3 cm,大塘的放养量一般要在6万~7万尾/亩
投喂
虾苗入池后及时投喂蛋黄、鱼浆,搭配0号开口料
经过10~15d的淡化培育,池水位达70~80 cm,虾苗平均规格达2~3 cm,已经能适应大塘的淡水环境,便可撤围,让虾苗游入大池,进行成虾养殖
1. 池塘条件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在放苗前15~20 d,进水15~20 cm,消毒,肥水
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是怎样的呢?
要注意适当的养虾的目的是获得安全健康的虾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化。饲料投资占对虾养殖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要实现经济效益化,饲喂优质低成本的配合饲料至关重要。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应尽可能满足对虾的生长需求,综合考虑配合饲料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成本,提高配方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清理水中的杂质,也要去除多余的淤泥,可以适当的进行换水,也要注意养殖的密度。
一定要注意前期的培2、养殖场低于养虾池选择:养,要注意稳定的过程,也要考虑1、虾池整理:一般虾池与收成后将池水排干,底土污泥为3—10cm厚者需暴晒塘底,使土壤氧化,再施以生石灰100—150kg/亩。如底土污泥达10—20cm以上的,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再用机械翻耕底土,使其晒至龟裂状。晒池15—30天不等。甚至冬天空池晾晒45—60天不等。虾池整理后纳潮进水冲洗3—4次,直至虾池无铁锈水为止。好外界的温度,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也要适当的进行通风。
一定要注意水的选择,需要安装合适的进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养殖。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水源充足,水质好,注排水方便,底质以砂壤土或砂土为宜;S=0.4~0.8 hm2,东西向,长宽比为3∶1~1.5,坡比1∶2.0~2.2,蓄水深度1.8~2.0 m,安装过滤网及防逃设1、增加新鲜水源:将新鲜的水源加入养殖池塘中,通过稀释缓解氨氮浓度。施3、养虾池经过30 d以上的曝晒;铲除池埂的杂草,清除虾池的污物殖管理
南美白对虾
想从事日本对虾养殖行业,能不能介绍一下日本虾池的建造?
南美白对虾是对虾科对虾属动物,主要分一亩地的水域需要投放饲料三千克,如果养殖面积大,可以根据养殖面积来均匀投放饲料,投放饲料时不要一次投入,要上午投放一次,下午投放一次。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以及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属杂食性种。其成体最长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或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在养殖日本虾的时候,池底平整。虾池的拐角处建立成圆形或者是椭圆形 。这样可以方便过滤水质以及防治病虾。
养殖日本对虾虾池的面积要根据各地排灌及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来确定。条件较好的高位池面积以1-5亩为宜,一般不超过10亩为好。池底必须铺沙10-15厘米。 日本对虾养殖池的深度一般为2.0-2.5米,甚至深至3米,养殖水深在1.5-1.8米。水越深,放养密度可加大,但所需增氧动力也要加大。建池时,虾池的垂直深度要比养殖水深高出20-30厘米。养殖池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水泥砖、透明塑料薄膜等;池子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规格为20m 2 ~30m 2 ,池深90cm~100cm,排污口设在池底;进水口设置2个,朝同一方向进水,以使水流旋转;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地下深水井、增氧设施等;养殖池铺设细沙前,用二级砂滤的海水冲洗细沙,把沙中的杂质或微生物等冲洗掉,同时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养南美白对虾一亩应放多少苗
南北美对虾具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适合集约化养殖且养殖效益高。从日增重来看,4-7万尾/亩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对虾日增重变化不大,趋于平稳,但结合成活率来看,却是随密度上升明显下降,考虑密度与成活率两个因素后发现,存塘虾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4.3万尾/亩,说明了池塘环境能承受的容载量也在此范围之内。
亩产量的变化也可验证上述结论:当放养密度在3-7万尾/亩之间,并且逐步增大时,亩产量随之上升;且当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时,随密度的升高,亩产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密度在5-7万尾/亩间增加时,亩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这也说明了单位养殖水体存在一个最适的养殖容量,当放养密度小于最适养殖容量时,随放养密度的增加,亩产量会快速上升;当放养密度超过最适养殖容量后,亩产量变化不大,而养殖周期却延长。
放养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池塘饲料的投喂量、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养殖周期、成活率、饵料系数和亩产量等相应的变化。在对虾土池养殖中,当放养密度较低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而高密度放养条件下,蓝球藻和甲藻的生物量占优势,甚至超过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种藻类能分泌毒素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这对池塘水质的管理及对虾天然饵料的补充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为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困难。
结合上面的分析,放养密度结合苗种质量来考虑,初始放养密度×预计成活率控制在3.5-4.5万尾/亩最适宜
这个问题要根据虾塘类型、虾苗淡化方式、淡水质:虾苗虽然为淡化虾苗,但仍然具海水习性,放苗前在池中加入50ppm生盐,以后酌量投放生盐。虾苗放养后一周内保持水位50厘米,之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到水深达到160厘米左右。换水每4-5天换20%,每10-15天施用12-15ppm生石灰。水还是海水来回答:
先说虾塘类型:普通土塘:A海水土塘7至9万苗,自己淡化应按10万尾/亩,从虾苗标粗厂引进则看你是否养殖多造虾一般低温阶段3万、5万不等,高温7万即可,;B淡水土塘5至7万苗,自己淡化应按照8万尾/亩,从淡水淡化标粗厂引进则5.5万尾/亩为好。
高位池养殖:部分海水淡水,30万尾/亩即可。如果自己淡化应在40万尾/亩。
大棚养殖:4万尾/亩为好,淡水3万尾/亩为好。
工厂化养殖:50万尾/亩至60万尾/亩,自己淡化还应增加,看自己的养殖水平了。
正常情况是:自己淡化的成活率为60%至70%,虾苗标粗厂引进,除去运输距离的远近和虾清污整池塘的可适应性,成活率一般90%以上。
目前对虾的主要养殖方式有哪些?
南美白对虾的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米,水温22—32℃,盐度10—25‰,pH值8.0±0.3,溶解氧大于4mg/L,透明度0.3—0.5米,水色以绿色或红棕色为好 。(1)港温养殖国原始、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是依靠天然生产力提品的生产模式。北方称港养,南方称“鱼_”,即利用沿海港湾、海汊、荒滩、洼地,加以人工筑堤,建闸、开沟、劈滩,以贮存海水,利用潮汐涨落,引潮纳苗、混养。管理十分简单,不清池,不投饵,产量低。从十几千克到数十千克,以广种薄收获得利润。近年来,这种养虾方式已逐渐为池塘养殖所代替。
虾塘是虾的生存环境,必须干净卫生,首先要进行冲洗,把塘底的一些杂物、腐殖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进行晒塘,晒到泥土龟裂,再进行生物清塘,放水10~20厘米深,再撒上微生物,经半个月左右,再进行消毒。(3)中型池塘半精养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面积为数公顷的长方形池塘,以潮纳水或机械提水,或两者兼而用之的方式供水,以人2、苗种放养工投饵为主,施肥繁殖或移植生物饵料为辅的养殖方式。用这种方式养虾,每公顷已达1500千克左右,高者可达3000千克。
(4)网堤式养殖也称半蓄水养殖,属半精养类型。即在潮大、风浪小、底质硬的潮间带(一般在低潮区),修筑1~1.5米高的石砌坝或混凝土坝,坝顶撑有高出大潮水位线的尼龙拦网,拼成半堤半网的池塘、投饵养殖对虾。其优点是可利用潮自动换水,水质好,节省提水动力,缺点是清池难作,投饵易流失,安全程度。该种养殖方式在日本天本县天草地区最为盛行,每公顷产日本对虾4500千克左右。青岛崂山1987年也曾以土坝代替混凝土坝建成半堤半网的虾池,每公顷产对虾4500千克,但因安全问题未坚持下来。
(5)小型池塘充气养殖属精养式的低等形式,即利用面积多在1公顷以下,水深2米以上的小型室外土池,采用机械提水,增氧机充气或循环流水等方式保持较好的水质,主要依靠人工投饵养殖。投入大、产量高,一般每公顷产虾3000~7500千克。该种方式在省、(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进行较早,近年来,国海南、广东、山东、天津等地结合当地特点,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如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自1998年开始,在盐碱地结合造田,挖地筑池,利用渗出高盐水,加入淡水调配,充气养虾,使虾病减少,产量每公顷达4500千克以上。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技术
面积2-3亩,泥砂底,水深2米左右,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放苗前留下50厘米的水,用生石灰110公斤/亩和茶粕32公斤/亩清塘并安装一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南美白对虾适宜生长在清澈、低盐、稳定的淡水或者半咸水中。在进行大棚养殖前,需要考虑到水质的问题,选择优质的淡水或者将含盐度适当降低后使用。
虾苗出池规格在0.8~1.2 cm时,淡化暂养池放养密度1000~1500尾/m3二、大棚建设
水位调节及管理2、温度控制:南美白对虾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至26℃之间,因此需要在大棚内配置必要的加热或散热设施,以维持水温稳定。
3、光照控制:在保证适当光照的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强光对虾苗的不利影响。
大棚温室养虾的注意事项:
1、大棚建设
大塘的塘埂上方统一拉一钢绳,用木桩间隔顶住,作为小塘搭设塑料大棚的屋脊,屋脊与小塘堤埂之间,可根据需要在中间再拉一钢绳。大棚搭设完毕后,在小塘塘底每隔1.5米,并排设置直径2厘米的PV管。
2、虾塘清理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