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的正确格式_一封信的正确格式二年级

写信的格式是怎样的?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古代书信格式

一封信的正确格式_一封信的正确格式二年级一封信的正确格式_一封信的正确格式二年级


一封信的正确格式_一封信的正确格式二年级


一、信封

(一)信封格式

王明先生 钧启王明 钧启范例一

王先生明 钧启钧启明王 钧启范例二

(二)启封词

1.安启,福启: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

2.钧启:对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用

3.道启:对师长,学界,方外及德高者用

4.勋启:敬礼?对军政界或有公职者用

5.赐启:对长官,长辈,学界,政军界职位高或者年岁高者用

6.台启:对平辈用

7.玉展:对年轻妇女用

8.芳启:对女士用

9.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

10.亲启:对有机密性或秘密性书信用

11.礼启、素启:对居丧者吊唁用

12.大启、启:对晚辈用。

(三)缄封词

1.谨缄:用于上行书信

2.缄:用于平行书信

3.手缄:用于下行书信

二、正文

结尾应酬语 正文 开头应酬语 称谓

结尾敬辞 提称语

:启事称语

日期 自称

署名

署名下敬辞

注意

1.自称

(1)自称或提到自己的名字时要侧书

(2)提及自己的尊长时,要加“家”字,不必侧书

(3)提及自己的卑幼亲属,要加“舍”,侧书

(4)提及自己的儿孙,工友,店号,要加“小”字,侧书

(5)提及自己的师友和处所,加“敝”字,侧书

(6)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尊长,要加“先”

(7)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卑幼亲属,加“亡”,不必侧书

(8)提及自己父子,兄弟姐妹,夫妇,加“愚”字,侧书

(9)如收信人是尊长,自称“晚”、“职”、“后学”等;若收信人是晚辈,自称“愚”、“鄙”等;如果写到自己的意见时,可用“鄙意”、“管见”、“拙著”等,以上都有侧书

2.称人:

(1)提及收信人尊长,卑幼,亲友,加“令”,对于收信人尊长,也可以用“尊”,对收信人的朋友也可加“贵”

(2)提及收信子,要加“尊”,如与收信人交情深,直呼“嫂夫人”“大嫂”

(3)称收信人父子,兄弟姐妹,夫妇,要加“贤”

(4)收信人是卑幼,也可以加“贤”

(5)收信人的处所,要加“贵”

(6)收信人的宝眷或商店,要加“宝”

(7)提及收信人的意见是,可用“尊意”、“卓见”、“大著”等

传统寒暄用语 人事叙别 用于父母:自违慈训,倏忽经旬。 叩别尊颜,已逾数月 用于尊长: 揖别尊颜,瞬经匝月。 不瞻光霁,数月于兹。 疏逖德辉,忽经一捻。 睽违道范,荏苒数年。用于师长: 不坐春风,倏经旬日。 奉违提训,屈指月余。 不亲讲席,瞬已经年。 疏奉教言,寒喧几易。用于平辈 :不奉清谈,忽将一月。 揖别丰标,瞻圆几度。 不亲乏宇,裘葛已更。 睽违丰采,数易春秋。 用于女性 :不亲懿表,瞬已浃旬。 奉违闺范,倏尔逾时。 自隔壶仪,年华如驶。 忆别芳颜,星霜几换。用于文官: 不瞻福曜,又复经旬。 睽违钧宇,萱荚屡新。 拜逖钧颜,倏将一载。用于: 自违幕府,蟾月几圆。 不瞻旌节,忽已经年。

忽已经年。自共事而别 :某地共事,长荷云情,别来星序频移,未由一晤。 自同学而别: 忆自某校研摩,获亲麈海,别后山川间隔,时序频迁。自送行而别 :忆昔行旌远指,趋送长途,别来物换星移,几经屈指。自迎接而别 :忆某停车某市,荷蒙握手言欢,别后岁秩迁流,不觉星霜几易。承送行而别 :忆某驱车某处,荷承把袂流连,别后天各一方,彼经停云两地。承赐物而别 :忆某地握手,畅叙情怀,别时依依不舍,荷以厚仪相贶,至令篆腑,感何可言。承赐饯而别 :昔日把晤,盛意频叨,临赋骊歌,复承赐宴,离人未散,早已心镌。节令叙别 :自春别及夏。东风握别,倏届朱明。 忆风雨别离,正绿野人耕之候,乃光阴迅转,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时。

阴迅转,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时。自春别至秋:知已阔别,春复徂秋。 赋别离于昔日,杨柳依依,数景物于今晨,蒹葭采采。 自春别至冬: 春初话别,倏忽岁寒。 鸟弄春园,折杨柳而握别,驿驰冬岭,抚梅萼以增怀。自夏别至秋 :麦天一别,容易秋风。 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 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自夏别至冬 :不通闻问,经夏涉冬。 炎日当空,方赋离情于凉 馆,寒风吹沼,忽牵别恨于灞桥。自秋别至冬: 自经判袂,秋去冬来。 玉露初凝,迩日别离不舍,雪梅将绽,今宵感概偏多。地点叙别 :自京中分别 ,忆京华把袂,饫聆麈谈,明月清风,至今在目。自省会分别 :忆于某省会聚首,快我私衷,自赋河梁,又经久别。自县城分别 :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

别,离索殊增。自乡中分别:奔走四方,久离乡井,从此远隔,顿觉阔疏。自他乡分别 :忆自某乡把晤,同馨情怀,分别以来,徒深饥渴。自旅馆中分别 :昔日旅邸聚谈,叠荷殷殷关注,嗣认睽违两地,顿觉岁序推移。自火车上分别:忆昔日邂逅相遇于车上,接领教言,别后却山河远隔不觉数年。 自船上分别: 自同舟某地,借挹兰芳,别后相违,寒暄数易。自近别:不亲淑度,倏忽迩时,咫尺相违,如遥百里。 自远别 :关河修阻,跋涉维艰,忆隔光仪,递更节序。

写作文写信的正确格式

左顶格)楼主:

1. 正确的书信格式怎么写 书信格式总共有六个部分,下面分开描述: 1、称呼 称呼是书信的开头,要顶格写。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在书信中应该避免和禁止使用“你”“我”这样的直接称谓。

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问候语 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

它可以成为一段。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 如果收信人是长辈,可以写“您好”;或“身体好吗”等; 如果收信人是平辈,可以写“你好”; 如果收信人不是一个人,一般写“你们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写“您们好”(“您”后面不能加“们”)。 3、正文 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祝颂语 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

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

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对长辈,可用“敬祝健康”、“恭请金安”、“福安”、“长寿”“此致敬礼”等。

对平辈,可用“祝你愉快”、“工作顺利”、“祝你进步”、“春安”等。 对晚辈,可用“祝你学习进步”、“顺问近好”、“望多保重”。

5、署名 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 6、日期 发信的日期可写在具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也可同时写上地点。

如“2016年5月16日于沈阳”。

2. 写信的正确格式带作文纸

原发布者:lix521

写信的格式网上收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写信的范例:敬爱的(亲爱的,尊敬的):您好!感谢你的提醒和教诲,我会铭记于心,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错误和问题,在百忙中给你造成的麻烦,我感到抱歉。。。。。。。。。。此致敬礼!你的朋友青蛙2005年10月18日具体的要求: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

3. 写信的正确格式带作文纸

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lix521 写信的格式网上收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写信的范例:敬爱的(亲爱的,尊敬的):您好!感谢你的提醒和教诲,我会铭记于心,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错误和问题,在百忙中给你造成的麻烦,我感到抱歉。

此致敬礼!你的朋友青蛙2005年10月18日具体的要求: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

4. 写封信的正确格式

信封格式常见的有横式和竖式两种,而以横式为主。横式行序由上至下,字序由左至右;竖 式行序由右到左,字序由上而下。旧式信封一般都有竖式,中间还印有长方形的框叫签条, 签条内是用来写收信人的姓名和称呼的。目前大陆用的都是标准信封,专门印有邮编空 。

(收件人邮编)

收件人地址

收件人姓名

寄件人地址 (你的邮编)

信人的姓名、地址一般应写在封面的右边下半部,寄信人的姓名、地址一般应写在封面的左上角或信件的背面。收(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应横向分行书写,行姓名,第二行写单位,第三行写街道门牌号码,第四行写出城市、地区名称,第五行写国名。地点、城市、国名应大写。 信封格式和写法

信封格式常见的有横式和竖式两种,而以横式为主。横式行序由上至下,字序由左至右;竖式行序由右到左,字序由上而下。旧式信封一般都有竖式,中间还印有长方形的框叫签条,签条内是用来写收信人的姓名和称呼的。目前大陆用的都是标准信封,专门印有邮编空格,并以横式为准,便于邮局部门检索。

横式信封上的内容包括:收信人邮政编码、收信人详细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详细地址、寄信人及寄信人邮政编码等六个部分。书写信封内容时要字迹清楚、工整。注意书写收信人姓名时,不要将发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信封上。因为信封是写给邮递员看的。如写成“父亲收”或“儿收”,是很失礼的。正确的写法是“先生收”或“收”。

信笺的折叠方法一般来说,信笺如何折叠已不为人计较,顺其自然。但和海外人士书信交往时,还是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为好。折叠方法是文字向外,先直后横,顺折向上。以便收信人拆信后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名字。而文字向内的折法,按传统风俗习惯的说法则是丧家凶信的折法。

5. 书信的正确格式是什么

书信的格式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6. 正确的写书信格式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同志”、“负责同志”、“”、“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

7. 正确的写信格式的范文

(空两格) 你好.写信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希望这封信能有所帮助.

(空两格) 此致

(左顶格)敬礼!

朋友:某某(右顶格)

某年某月某日(右顶格)

信封上这样写:

123456(对方邮编)(写在信封的方框里)

(左顶格)某省某市某单位(对方详细地址)

某某某 收(居中,用较大的字写)

某省某市某单位(自己单位详细地址)(右顶格)

567890(自己邮编)(右顶格,信封上有方框的话写在方框里)

〔例文〕?感谢信?

农科所:?

在今年五月我乡玉米发生大面积虫害,影响生长的紧急时刻,贵所派出全部农业技术人 员来我乡根治病虫害,避免了上千亩玉米绝收。目前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谨向你们表 示衷心感谢!?

我们决心在的十精神指引下,继续努力生产,以实际行动答谢你们的帮助和关怀。?

此致?

乡 (公章)?

年月日?

8. 正确的书信格式怎样写

写书信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给指定的对象(亲戚、朋友等)看,因而,写书信语言要朴实、自然,说话要亲切、得体,要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传达给对方。

书信有固定格式。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一、称呼: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例文的作者是写给表姐“小溪”的,所以称呼是“小溪姐姐”。

小学生与收信人的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种:自己与长辈,自己与平辈。如果是长辈亲属,只写称谓即可,如“姑妈” 、“舅舅”等,不必写姓氏;如果不是亲属,则应在称呼前加上姓氏或姓名,如“宋姨”、“刘海叔叔”等。

平辈之间,一般要在称呼前加上姓名或名字,如“赵孟彤同学”、“欣禹妹妹”等。还可以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想念的”等修饰词语,表达自己对收信人的某种感情。

9. 书信的书写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扩展资料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同志"、"负责同志"、""、"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