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不理与置若罔闻的区别 置之不理漠然置之置若罔闻的区别
一、着重点
置之不理与置若罔闻的区别 置之不理漠然置之置若罔闻的区别
置之不理与置若罔闻的区别 置之不理漠然置之置若罔闻的区别
1、置若罔闻:重点在于不重视;
2、熟视无睹:着重于漫不经心;
3、视而不见:着重于不注意,是故意而为之,有意识的行为。
二、释义
1、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2、熟视无睹: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
3、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
三、对待事物的态度
1、置若罔闻:事情发生,却不管;
2、熟视无睹:经常看见,却当没看见;
3、视而不见:睁着眼睛没看见。
四、出处
1、置若罔闻: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注释:当时中书说话时,沈应当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2、熟视无睹: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注释:静静地听不听到雷声,仔细看了看不见泰山的形状。
3、视而不见:《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注释:心不在了,看它看不见,听不到,食而不知其味。
置若罔闻与置之不理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置若罔闻表达的意思更深一些。
1、置若罔闻:[zhì ruò wǎng wén]
【解释】: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宝玉~。”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2、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
【解释】: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示例】:老师批评他,他~。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