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怎么读音 歙县怎么读音语音
婺源的读音是什么?
婺源,拼音是wù yuán,声母w、y,韵母u、an,声调四声、二声。
歙县怎么读音 歙县怎么读音语音
歙县怎么读音 歙县怎么读音语音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上饶市下辖县之一,东邻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素有“书乡”、“茶乡”之称。
扩展资料
1、江岭
四大油菜花海之一 、10万亩梯田油菜花海、 被赞誉为天上人间。位于婺源县东北部,距县城42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壮丽雄奇;水面映着蓝天和古树; 梯田下面,山窝里藏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温柔可亲。
3、古树
婺源境内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樟树,代表的就是严田古樟。
4、木一、歙然 [ xī rán ]5、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独特的“篁岭晒秋”景观符号成功入选最美符号生活即教育,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板廊桥
木板桥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婺源的廊桥当数彩虹桥,该桥离清华古镇不远,始建于宋代,桥为全木结构,长达140米,宽为7米,桥上写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对联。
参考资料来源:
徽的读音是什么
――《汉书·扬雄传》。注:“绳也。”徽的读音是什么:huī
徽的笔顺是撇、撇、竖、竖、竖折。
徽字的2、篁岭笔顺图解
共十七画
徽 1
撇2 撇
3 竖
4 竖
5 竖折
6 竖
7 横
8 撇折
9 撇折
10 点
11 竖钩
12 撇
13 点
14 撇
15 横
16 撇
17 捺
徽的拼音为huī,部首为彳,结构为左中右结构,注音为ㄏㄨㄟ,笔顺编号为33225215542343134。
徽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徽的详细内容
二、详细解释
三、康熙字典
徽【寅集下】【彳部】 康熙笔画:17画,部外笔画:14画〔古文〕??《唐韵》许归古代歙州出产的一种钵。切《集韵》《韵会》吁韦切,??音挥。《说文》衺幅也。又《尔雅·释诂》善也。《疏》徽者,美善也。《书·舜典》愼徽五典。《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又太姒嗣徽音。又《正字通》琴节曰徽。《前汉·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嵆康·琴赋》徽以锺山之玉。《注》以玉为徽也。又《说文》三纠绳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系用徽纆。《扬雄·解嘲》折胁拉髂,免於徽索。又徽嫿,奔驰貌。《马融·广成颂》徽嫿霍奕,别骛分奔。又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又与幑通。帜也。《礼·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号。《注》徽号,旌旗之属也。《扬雄·羽猎赋》徽车轻武。《注》徽车,有徽帜之车也。又与褘通。《张衡·思??赋》扬杂错之袿徽。《注》尔雅曰:妇人之徽谓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缨也。◎按《尔雅·释器》本作褘。
关于【徽】字的组词有:
徽徽、承徽、崔徽、徽、徽睇、队徽、徽绋、航徽、徽婳、徽嫿、徽繣、徽霍、徽猷、徽轸、徽钦、徽纆、徽音、徽织、
关于【徽】字的诗词有:
《崔徽·蒲中有女号崔徽》、《赠王徽伯东游》、《曾徽言运判出张生所画马》、《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寄苏徽君·平生闻说苏养直》、《林徽猷挽间·昔处朝廷日》、《林徽猷挽间·出镇温陵重》、《宿猿洞和张徽韵》、《宁江侨人刘生徽宗时以画供奉翰林中近过元汝》、《送杨志行赴徽州》、
关于【徽】字的英语有:
badge、pin、
关于【徽】字的成语有:
金徽玉轸、
关于【徽】字的书法图有:
歙砚的读音是什么
〔徽州〕旧地名,在今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徽造句墨”。歙砚 shè yàn 。
歙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徽怎么读 徽怎么读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歙砚的保养:
一方砚如不用时可用核桃油、润发油等一些滋润油擦上,以保持光泽,然后放于木盒之中存放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不可放在阳光直射的位置。如用砚的时候,先可以把砚开锋,用600号左右的砂纸将砚面轻轻打磨,用水洗净,去掉砚上的油渍。研磨时要用清凉水,不宜用茶水之类的有色水和温度高的水。砚用过之后应及时清洗,以保持砚的洁净和二次研墨时墨色的纯亮。
歙砚大多发墨养毫,但所用的墨必要是上等徽墨,以免磨伤砚面。研墨时要用清水,墨身垂直,重按轻转,先慢后快,自然研出稠密的墨汁,用完后应用清水洗净,以柔软的海棉、软布拭干。不用时可用核桃油或润发油(国外一般用婴儿油)擦上,以保持光泽,然后放于木盒之中。
“陶行知”的“行”读音是什么?
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 徽 huī (1) 停止;静止 [still]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 (2) 束缚;捆绑 [bind] 徽以纠墨。(4) 徽州〕,地名,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墨”。读音:xíng
陶行知(18—1946),现代平民教育家,原名文濬,曾用名知行,歙县黄潭源村人。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等。
陶行知的名言有哪些?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我是人,我爱五、歙砚 [ shè yàn ]。
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歙砚怎么读?
注:□为翕字加右耳旁。歙砚(shè yàn)因产于安徽歙县而得名。以婺源(今属江西)龙尾山下溪涧中的石材所制,故歙砚又称龙尾砚。唐开元年间已有生产,南唐时形成一定规模。歙砚石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嗀里,金声而玉德”等优点。按天然纹样可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等石品。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she 四声 yan 四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 (5) 琴徽,系琴弦的绳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声
歙县古城的县名由来
主要景点正确读音同射,而在方言中音同歇。
后晋开运二年(945)刘昫所纂《旧唐书》卷44《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乐史所纂《太平寰宇记》载:“有水口名曰歙浦,或云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南宋淳熙二年(1175)罗愿(1136~1184)所纂《新安志·方舆纪要》载:“歙南有歙浦,因以得名”。。
清代歙县潭渡黄崇惺所纂《徽州府志辨证》:“ 多名歙者,如王歙、来歙之属。
古‘歙’字多用为‘翕’,如‘翕翕訾訾’亦作‘歙歙’,‘翕侯赵信’亦作‘歙侯’,不可胜举。
歙之名县,亦作民众翕集之义,非用其本义也。
《说文》‘欠’部有‘歙’字,‘邑’部又有‘□’字3、指徽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歙县):~墨。~商。,云地名而不言何地。
吾意此即 所制‘歙’县之字,如傅介子改‘楼兰’为‘鄯善’,为刻印章,‘鄯’字前此未有,亦介子所制也。”
很显然,先有歙浦,后有歙县,歙浦之名早于歙县。
可以这样认为,歙浦之歙因“山水翕聚”而名,歙县之歙因歙浦而来,辄《太平寰宇记》“或云”略显失当,故罗愿《新安志》未采用“或云”之说,而黄崇惺说存疑待考。
歙的读音和意思
――《文选·左思·魏都赋》 徽 huī ㄏㄨㄟˉ (1) 标志,符号:国~。校~。歙拼音:xī shè。
部首欠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6画。
五笔WGKW、仓颉OMNO、郑码ODYR、四角87182。
1、收敛,吸进:“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歙shè:〔歙县〕地名,在安徽省。简称“歙”,如“歙砚”。
相关组词:
歙歙[xī xī]
心无所偏执的样子。
歙习[xī xí]
翕习。安徽省歙(she,第四声)县之歙,颇为难认,常被误读为翕,或分读为合羽欠。
歙钵[xī bō]
歙砚[shè yàn]
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2、和洽貌;安定貌。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
刘歙[liú xī]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光武族父也。
歙然[xī rán]
和谐,融洽的意思。
欻歙[chuā xī]
欻翕。
张歙[zhāng xī]
张开、关闭。
嘘歙[xū xī]
呼吸。犹言瞬息之间。
芔歙[huì xī]
风动林木声。
徽的拼音怎么写
名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2) 同本义徽,三股绳也。——《说文》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3) 绳索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4) 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5) 琴徽,系琴弦的绳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6) 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嵇康《琴赋》(7) 标志;符号 。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8) 旗帜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9) 绑腿布徽,袤幅也。——《说文》。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10) 徽州的省称 。旧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如:徽墨(11) 安徽省的简称 。如:徽调形容词(1) 美好;善良徽,善也。——《尔雅·释诂》(2) 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3) 宏伟 。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二、市徽[shì huī] 一个城市所规定的代表这个城市的标志。 三、队徽[duì huī] 少年先锋队的标志。,伟绩);徽绩(伟绩)动词(1) 停止;静止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2) 束缚;捆绑徽以纠墨。——扬雄《解嘲》(3)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徽的读音是【huī】。
(2) 美好的:~号。 (3)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意思是标志,符号;美好的;旧地名,在今安徽省歙县;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意思是:标志;符号 [emblem;sign]。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宏伟,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
2、有很多菜系,但是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并且为所公认的是“八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3、老曹是安徽一个什么县的一家什么酒厂的采购员。苍黑脸皮,好像轻轻地均匀地抹过一层柏油。
4、奶奶喜欢听徽剧,高兴时还会唱上两句。
5、将这枚红色的五角星帽徽一直珍藏在身边。
6、徽剧旧称“徽戏”、“徽调”,是我国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大剧种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第三章从历代婺源徽班、徽剧艺人、演出程序与习俗三方面对婺源徽剧历史沿革进行探讨。
翕歙的读音是什么?
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8) 旗帜 [flag] 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 (9) 绑腿布 [bandage] 徽,袤幅也。翕的读音是xī,声母是x,韵母是i,声调是声。歙的读音是xī和shè,声母是x和sh,韵母是i和e,声调是声和第四声。
1、在毕业典礼上亲自为毕业生佩戴徽章。一、翕
1、相合;和顺。
2、合拢;收敛。
组词:翕动、翕张、翕然、翕敛、翕辟等。
二、歙
[ xī ]
吸气。
[ shè ]
歙县,地名。在安徽南部。以产徽墨、歙砚。
组词:歙然、歙习、醭歙、歙肩、歙砚等。
组词帽~。~章。
1、聚集貌。
1、同“翕习”。谓不断张扬。
三、醭歙 [ bú xī ]
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表面出现霉斑。
四、歙肩 [ xī jiān ]
犹言耸肩。形容身子微缩,作恐惧、谄媚状。
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