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评一级论文怎么写 初中数学一级教师职称答辩试题

完整的初中数学论文怎么写

初中数学实践性活动课的重要性及开设方法分析

初中数学评一级论文怎么写 初中数学一级教师职称答辩试题初中数学评一级论文怎么写 初中数学一级教师职称答辩试题


初中数学评一级论文怎么写 初中数学一级教师职称答辩试题


Abstract:From the best bination of students psychology which liking to act and thepracticality of maths, the practicality activity experiment on maths in junior school is strivedto proceed. And the practical activity course on maths is offered in junior school in order todlop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perehensive pract by imitative pract, applied prac-t and prehensive pract. Then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firsthand practand dlop in independent search.

Key words: practical activity; imitative pract; applied pract; prehensive prac-t

[摘要]初中数学实践性活动实验力求从学生的好动心理与数学学科实践性的结合点出发,在初中阶段开设数学实践性活动课,每周安排一节,从模拟性实践、应用性实践到综合性实践进行综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实践体验、自主发展。

[]实践性活动;模拟性实践;应用性实践;综合性实践

现代教育强调要打通教育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中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体现教育的价值。为此,教育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视实践能力为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初中数学实践性活动就是围绕课题(或问题、专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体验活动;是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实验准备为便于比较,进行了前测工作,见表1~3。

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各项数据没有明显异。

2.实验方案设计(1)六年级学期,把实验班学生分成6组,进行模拟性实践研究,并争取一定的实践小成果,让的实验组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践性活动的兴趣,营造实践的热烈氛围。(2)六年级第二学期到七年级学期,对实验班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性实践研究,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初中数学论文范文(3)从七年级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实践研究,真正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1)实验班的选取选择同一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每周安排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正常的知识教学时,也适当注重数学实践性活动的教学。对照班则按全日制中学普通教学方案进行教学。(2)教师与教材两班由同一位教师任教,教学内容为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实践性活动课的教材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编写,总课时量相同。(3)实验途径如下(4)实验研究流程如下图所示

4.实验过程(1)模拟性实践六年级是小学生将跨入中学的过渡阶段,小学生带着好动与新奇跨入中学校门,在学生中开展数学实践性活动,可以充分展示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和对新事物的敏感 性,可充分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对此,我们就从六年级学生开始先进行模拟性实践,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选择实践性活动课题。如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就进行关于银行存款利息和利息税计算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①通过存款利息、利息税等问题学习,了解利息税的作用和利息的计算方式;②为家庭的余钱设计合理的存款方式;③模拟银行与储户,实践存、取款的工作方式。又如关于租车方案设计: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要进行一次春游活动,不同的旅行社租车的价格不同,大车和小车乘坐的人数和价格也不同,优惠方案也不同,请同学们通过计算,为学校设计的春游租车方案。活动过程:①老师介绍不同旅行社租车的价格,大车和小车乘坐的人数和价格,优惠方案;②学生进行理论计算;③讨论、交流;④确定方案。(2)应用性实践学生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以后,就向学生介绍有关实践活动的理论知识,并介绍一些有关实践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简单、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实践、去探求。如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测量河宽、树高。实践过程:①进行理论设计;②进行实地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方案);③写出实践报告;④交流实践体会。(3)综合性实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实践能力后,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先向学生介绍综合性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调查方案的设计、结题报告的撰写等课题研究的基本常识,然后由师生共同选择适宜的课题(具有综合实践性),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教师从中做必要的提示、指导。如实验班有的学生发现,同学在洗衣服时一直放水漂洗,十分浪费水,他就提出了课题《洗衣用水的思考》。初中数学论文怎么写实践过程:①观察、思考;②动手实践;③分析、计算;④交流、比较;⑤评价、总结;⑥撰写报告。又如实验班有学生对我市城区国道交通受红绿灯影响车辆受阻较的情况,提出了课题《329国道慈溪城区段红绿灯设置区车辆受阻调查》。实践过程中进行了设计调查方案,调查和采访,数据分析及理论检验等一系列活动。(范文 .)

5.实验过程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跳跃前进;设计的实践性活动也要有层次性,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做,但又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实践活动原则教师在设计实践性活动时,要充分开放教学活动的空间、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数学、发现数学、发展数学。协作实践原则实践性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协作活动为前提,所以在活动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实践,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共同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主体参与原则教师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精心选择、设计实践活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解决各种问题,使学生真正以主人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师生平等原则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系统传递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展开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指导与帮助,不必过多地介入,给予学生充分活动与展示才华的空间。

二、实验结果

本实验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数学实践能力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 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比较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实践意识和实践时的协作意识有较明显的增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显著提高。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验工作,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比较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质疑问难、自学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增长较明显。数学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一年半的数学成绩如表6。

表6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从发展形势可以看出,随着实践活动时间的延长,成绩优势将更加明显。从获奖情况来看,在两次校应用题竞赛中,次实验班学生获、三、四名,对照班学生获第二、五名;第二次实验班学生得、二、三、五名,对照班学生得第四名。初中数学论文实验班学生的实践性体验文章《我对数学的体验》发表在《中学生数学》杂志上,一名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文章《329国道慈溪城区段红绿灯设置区车辆受阻调查》在慈溪、宁波中小学生科技上交流并获慈溪市二等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由此引起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班;生的转化率与优生的提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总之,通过一年半实践性活动实验,充分表明在初中开设实践性活动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心理基础。另外,初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已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只要教师加以认真,唤起学生对探索、实践的好奇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创造力,学生就可以创造出令教师惊奇的作品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的发展。

参考文献

Should be pretty peak. Research course [M]. Tianjin: tianjin education press, 2001.

初中数学论文怎么写?急!!!!!!!!!!

黄金分割

对于“黄金分割”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推广。

也许,0.618在科学艺术上的表现我们已了解了很多,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0.618还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惨烈、残酷的战场也有着不解之缘,在军事上也显示出它巨大而神秘的力量?一代枭雄的的大帝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命运会与0.618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812年6月,正是莫斯科一年中气候最为凉爽宜人的夏季,在未能消灭俄军有生力量的博罗金诺战役后,于此时率领着他的大军进入了莫斯科。这时的他可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他并未意识到,天才和运气此时也正从他身上一点点地消失,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正在同时到来。后来,法军便在大雪纷扬、寒风呼啸中灰溜溜地撤离了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盛极而衰,从时间轴上看,法兰西透过熊熊烈焰俯瞰莫斯科城时,脚下正好就踩着黄金分割线。

古希腊帕提侬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它的高和宽的比是0.618。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殿堂更加雄伟、美丽;去设计别墅,别墅将更加舒适、漂亮.连一扇门窗若设计为黄金矩形都会显得更加协调和令人赏心悦目.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度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黄金分割与人的关系相当密切。地球表面的纬度范围是0——90°,对其进行黄金分割,则34.38°——55.62°正是地球的黄金地带。无论从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方面都是具备适于人类生活的地区。说来也巧,这一地区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

多去观察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奇妙的数学!

数字

有一个成语——“顾名思义”。很多事物都能顾名思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数字。很多人一听到数字,就会认为是人发明的。但事实证明,不是。 数字1、2、3、4、5、6、7、8、9。0是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人,但也不能抹掉人的功劳。其实,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已经比较进步,并采用了十进位制的计算法。到吠陀时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识到数码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创造了一些简单的、不完全的数字。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ya),表示方式是一个黑点“●”,后来衍变成“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是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国。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的崛起,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757-775),令翻译成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14世纪时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西方人接受了经人传来的印度数字,但忘却了其创始祖,称之为数字。

哇?数学还有论文?晕~

你先说下写哪方面的?什么范围?多少字?

初中数学论文怎么写(只要写法)

首先写你对初中数学的印象,

之后写你现在怎么学数学,应该怎么学

随后写数学给我的帮助,比如生活上。。

引用一些数学名人的例子,

总结,应该认真学习,探索、发现,发现数学的奥秘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怎样写初中数学小论文?只写步骤.

如何写数学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

引言

在审阅数学论文过程中发现很多论文内容简单,或是一两个习题证明或是将教材内容,他人论文组合改编,简单重复,更有甚者直接抄袭。很多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人士认为数学教育论文难写,事实上他们还没有掌握撰写数学论文的规律。

数学论文分两种,一种称为纯数学论文,另一种为数学教学论文。很多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很难拥有大量时间从事纯数学研究,而职称聘任制又需要公开发表论文,这样一来很多人将自己工作经验加以总结转而写一些数学教研论文。 数学教研论文是对课程论,教学法,教育思想,教材及教育对象心理加以研究。但无论哪一种数学论文都要遵从论文格式及写作规律。

1撰写数学论文应具有原则

1.1创新性

作为发表研究结果的一种文体,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论文选题不新颖,实验没有值的的成果,即使有高超写作技巧,也不可能妙笔生花,硬写出新东西来。基础性研究最忌低水平重复,如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测指标,结果与前人雷同,毫无新意,这样论文不值得发表。

1.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论文毫无价值,而且可能把别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结果。撰写论文应具备:(1)反映事实的真实性;(2)选题材料的客观性;(3)分析判定的合理性;(4)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论文在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特点。科技论文已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论文格式,大体上由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摘要(应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意义等);索引;引言;研究方法,讨论,结果等部分组成。这种规范化的程序是无数科学家经验总结。它的优越性在于:(1)符合认识规律;(2)简洁明快,较少篇幅容纳较多信息;(3)方便读者阅读。

2撰写数学论文忌讳

2.1大题小作

论文不是书,如论文题目选的过大,那么泛论,浅论就在所难免。数学教育论文基本特征:有数学内容,讲数学教育问题,具有论文形态,不贪大,不求空,具有新见解。这样作者应将课题选的小一些,写出特色。

2.2关门写稿

一本学术杂志中的论文,单独拿出来看自然是完整的。就杂志的整个体系来看就会有一些联系,它们或是构成一个小专题或是使讨论不断深入。这样作者就要对你准备投稿刊物有所了解,以免无的放矢。不能缺乏事实凭空捏造,夸大结论。首先应该知道别人做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避免在自己的 论文中重复。同时可以借鉴别人成果,在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避免做无用功。

2.3形式思维混乱

科学发展到今天,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在世界范围内已趋向统一。论文要求规范化,标准化。有的论文东拼西抄,前后矛盾,这样的论文很难教人读懂。所以撰写论文应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正确使用逻辑推理方法尤为重要。

3关于数学论文选题

数学论文选题是找“热门”还是“冷门”?“热门”课题从事研究的人员众多,发展迅速。如果作者所在单位基础雄厚,在这个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当然要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或向相关领域扩展。如果自己在这方面基础,起步晚又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就不宜跟在别人后面搞低水平重复。选择“冷门”,知识的空白处及学科交叉点为研究目标为较好的选择。无论选“冷门”还是“热门”,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 选题应从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2)创新性 选题应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过或是没有充分研究过的问题。

(3)科学性 选题应有最基本的科学事实作依据。

(4)可行性 选题应充分考虑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4关于数学论文文风

4.1语言表达确切

从选词,造句,段落,篇章,标点符号都应正确无误。

4.2语言表达清晰简洁

语句通顺,脉络清楚,行文流畅,语言简洁。

4.3语言朴实

语言朴实无华是科技论文本色。对于科学问题阐述无须华丽词藻也不必夸张修饰。总之撰写论文应有感而写,有为而写,有目的而写。借鉴他人成果,博采众长,涉足实践,提炼新意,在你的论文中拿出你的真实感受,不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这样的论文才可能发表,并为广大读者接受。

论文不是书,如论文题目选的过大,那么泛论,浅论就在所难免。数学教育论文基本特征:有数学内容,讲数学教育问题,具有论文形态,不贪大,不求空,具有新见解。这样作者应将课题选的小一些,写出特色。

初中数学论文怎么写

结合教学实际 撰写教学论文 提高自身素质

撰写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探讨中学数学教学问题,总结教学教研实践经验、获得理论支撑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如果你对某一类或某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比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改进,甚至是对某一段教材、内容提出新的处理意见,这种意见有改革创新之意,把这些“突破”、“创新”写出来,这就是教育教学论文.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的格式

1.标题:用词要确切、恰当、鲜明、简洁,便于读记、摘录.

2.作者姓名和单位:署名一般置于标题下方,同时附有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等.摘要应具有性,简明扼要、引人入胜,一般不超过300字.

4.:指论文中的语,通常是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抽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一般以3—8个为宜.

5.前言:一般包括研究课题的背景和起点、研究方法、过程及成果的价值.

6.正文:这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它体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正文应做到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数据准确、层次分明.应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要条理清楚,文字通俗、简明、流畅.

7.结束语:它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的基础上,概述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对成果的局限性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应交待.

8.参考文献:一般指已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或公开出版的书籍,是为撰写和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9.作者介绍:作者和主要学术著作.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所讲知识、方法、道理要正确 ;

2.真实性:自己亲身经历和思考过的;

3.针对性:切中当前主要问题和迫切问题 ;

4.严谨性:有条理,思维缜密,前后呼应;

5.创新性:有创新意义,不落俗套.

一、立足学生,研究学法,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在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解题教学的研究工作,重视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研究,注意对学生中典型错误的分析、归纳、提炼,研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对解题规律的总结,再从这些方面寻找、积累素材,进行论文写作,这样起点低,难度小,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1.从解题研究中寻找题材

如何对题目进行多解多变,发挥每一道题目的功能,通过一道题去解决一类问题,得到一种方法,提升多种能力,通过这样的研究,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很快得到提高,将这些研究的内容整理出来,就是很好题材.

2.从错解归纳中寻找题材

在学生的解题中,发生错误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造成错误的原因很多,既有知识方面的错误,更有非知识性的错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方面的查漏补缺,正本清源,而且要注意对非知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杜绝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对考生解题(特别是中考题)中的常见错误进行罗列、分析、归纳,剖析产生的根源,指出相应的对策,就可以写出许多论文来.

3.从学法指导中寻找题材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在解决有关问题时难以找到切入点,只有经过别人点破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为此,我们要通过对典型问题的评析,结合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数学的方法,寓学习方法的传授于问题的研究之中,有效地体现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4.从总结规律中寻找题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规律,这样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由已知条件联想到已有的解题经验以及常用的规律,解题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为我们撰写文章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二、立足教法,强化学习,不断增强研写内功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过程,是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继续,通常要求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学习,关注热点,重视反思,增强内功.

1.从教改热点中寻找题材

2.从教材研读中选择题材

课标是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中考命题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论文写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与新课标之间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与依据,是教师进行教研和论文写作的主要依据.

——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有能力驾驭教材

(1)要从宏观上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是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按照“螺旋上升”方式来编写的,做到高瞻远瞩、放眼全局,不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真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2)要从微观上推敲教材的细节:思考教材中编写了什么?知识点有哪些?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的知识学习作准备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哪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的难点是什么?等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生长点、重难点,教学才能对症下、有的放矢.

——利用教材

教材虽然规定了要教什么,但至于怎样教,运用哪些素材、事例、例题去教,则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对于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究竟哪种呈现方式好,哪种呈现方式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吻合,需要教师再选择、再加工、再创造.

——超越教材

教材是教学线索,是教学话题,是教学案例,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对其进行加工组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对帮助学生学习有什么好处?视角是否独特?可不可以用更好地情境替代?教材提供的学习线索是什么?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案?每道例题、练习题的功能是什么?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是不是有更合适的例习题来更换?等等.

3.从教学实践中选择题材

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对我们这些处于一线的教师来说,不但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因为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们教师必须进行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回答.一个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善于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把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发现的、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并加以研究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进一步地教好书,而研究和总结的东西如果形成了文字材料那就可能是一篇好的教研论文.

例如,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工作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而且随着中考命题的改革,总复习也必须与时俱进,针对这个问题,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及时总结研究的体会,撰写教学论文.

再如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它,而是伴随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展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数学的精髓,是解题的指导思想,更能使人受益终身.

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两类:

一类是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整体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样本估计总体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象法、面积法、添辅助线、估算法等;

另一类是某些重要知识的运用,如非负数、奇偶数、比例性质、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等.

它们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之中,可用专题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让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了解它的发展变化,掌握它们的适用范围和解题步骤.要通过典型问题的分析、思考、总结,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并内化为经验,能自觉地应用,从而强化思想方法指导思维活动.学生掌握了这些思想方法,解题能力就能提高.

又如,如何将竞赛辅导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可进行认真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论文.

4.从教学反思中选择题材

加强教学反思是任何学科都在强调的,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才能不断地调整前进的方向、不断地扫除成长中的障碍,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当然,教学反思可以是对自己亲身实践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他人教学实践的剖析.可以说每一次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得失的反思、利弊的剖析,都可以寻找到我们要撰写教研文章的题目.

教学反思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形式是听课、评课,我们可以从这种交流中寻找题材.教研论文往往是始于问题,也是自己对某个问题长时间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进行听课和评课时,要注意从交流中收集自己平常关注较多、有所思考的素材,从中获得能写的题目和内容.一旦选定了某个问题后,就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加以思考,直到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完整的看法,并形成论文为止.

三、立足课题,形成体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课题为核心而展开研究,具有理性化、系统化等特点,这决定了教育科研活动比一般的教研活动更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理性化上,教育科研活动要求我们老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因此,教育科研可以使我们的老师在“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良性循环中,迅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系统化上,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周期相对比较长,从、实施到总结,需要我们作出通盘的考虑,而正是这种通盘的考虑,才使得我们的研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也使得教育科研能够成为提高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有效载体.中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教育科研的成果通过数学教育学术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则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得到迅速的提高.

1.从公布课题中寻找题材

即从各级教育学会、教科所公布的教育科研课题中去找题材.每一阶段,各级教育学会、教科所都会公布一下教育科研课题,我们可以结合各校、各学段、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细化.一般的,这类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口子较大,我们要进行具体的细化.

2.从科研动向中寻找题材

即从当前教育科研新动向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寻找题材. 以《学科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为例,2002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铺开,素质教育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式提出,并在全国进行了至上而下的深入研究. 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如何在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还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鲜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过重的学业负担束缚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陈旧的千篇一律的课时、课程设计难以让学生展开自主发展的翅膀. 如何将学生从重复的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校中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实施学科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对于新的一轮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是有一定意义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从平时所做、所看和所思去寻找自己想写而又能写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教学和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研相长,就一定能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