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茨的读音是什么_菽的读音分别是什么

菽怎么读音

菽的读音:shū。

菽茨的读音是什么_菽的读音分别是什么菽茨的读音是什么_菽的读音分别是什么


菽茨的读音是什么_菽的读音分别是什么


菽,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hū,早见于说文解字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菽”的基本含义为豆的总称,如:菽麦。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菽”的用法专指豆类的总称,如:菽。

菽字早见于说文时代,形声字。字原作“ホ”,像豆的嫩芽破土而出的情景。菽别名毛豆、黄豆、青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乌豆,南方称泥豆、马料豆,在东北称秣食。现在豆类中代表菽者主要为大豆。

大豆起源于,在种植的历史有5000多年,学者大多认为其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去的。

我国的大豆大约于2 000年前传到日本和朝鲜,1740年引入法国,1790年传到英国,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1875 年传入奥地利,1881年传入德国。有关“菽”的成语有:菽水藜藿、菠麦不分。另外“菽水”一词多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清苦,也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如“菽水之欢”。

_菽的读音_菽的读音是什么

_菽的读音是:róngshū。

_菽的拼音是:róngshū。注音是:ㄖㄨㄥ_ㄕㄨ。结构是:_(上下结构)菽(上下结构)。

_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即大豆。

二、引证解释

⒈即大豆。引《列子·力命》:“进其_菽,有稻粱之味。”杨伯峻集释引郑玄曰:“即大豆也。”

三、国语词典

大豆。

四、网络解释

_菽_菽,读音为róngshū,汉语词语,即大豆。

关于_菽的成语

_菽饮水伯道无儿饮水啜菽配盐幽菽菽水承欢饮水食菽啜菽饮水

关于_菽的词语

伯道无儿鱼菽之祭布帛菽_菽饮水饮水食菽配盐幽菽啜菽饮水不辨菽智昏菽麦菽水之欢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菽的详细信息

稻,黍,稷,麦,菽分别是哪几个读音?

稻,黍,稷,麦,菽拼音是:

稻(dào),黍(shǔ),稷(jì),麦(mài),菽(shū)

稻dao (四声)

黍shu(三声)

稷ji(四声)

麦mai (四声)

菽shu(一声)

五谷中的稻和麦至今仍是主要食粮。

在,稻(水稻)的种植起源于华南约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

麦(大麦和小麦)的种植,约在史前晚期或于盘庚迁殷以前传入我国华北。

至于五谷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属于“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粮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种植。“小”基本上包括两类植物:属和稷属。

黍不是现今我们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黄米。玉蜀黍是近代才由西方传入的农作物。

菽即豆,而五谷中所指的菽并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称作菽,秦汉以来才称为豆。

五谷中的麻,是指。的种子是无毒,但叶有毒,故可充作粮食。

现今我们经常种植的谷类农作物已不只五种了,但若以我们主要的谷类食物及其副产品来说,相信大家会认同是稻米、小米和小麦这三种了。其它的如大麦、玉蜀黍等,只能当杂粮、饲料看待。

菽怎么读 菽的读音

1、菽拼音:shū (注音 ㄕㄨ)。

2、菽是一个汉字,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菽”为豆类的总称。

3、菽的诗词:

菽草之难杀者也。——《汉书·五行志》

菽者稼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春秋·考异邮》

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经·小雅·小宛》

俗孝家家供菽水。——陆游《湖堤暮归》

菽怎么读

菽的读音是shū,具体释义如下: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表达意思: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豆类的总称。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引证:之后我又去了菽庄花园,菽庄花园在日光岩南麓海滨。

组词介绍

刍菽:读音chú shū,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刍豆。

麻菽:读音má shū,汉语词语,亦作“麻尗”,意思为麻与豆。

幽菽:读音为yōu shū,汉语词汇,意为豆豉。

鱼菽之奠:拼音是yú shū zhī jì,意思是以鱼和豆类作祭品,借指礼仪不周。

稻菽:拼音是dào shū,意思是稻和菽。

菽乳:菽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ū rǔ,意思是豆腐。

巴菽:即巴豆,是大戟科巴豆属植物。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