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红罗非_红罗非鱼能在鱼缸养吗
罗非鱼可以长多大
目前,广东梅州捕获的罗非鱼:体长59厘米、宽32厘米、厚12厘米。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水产品之一,其肉质较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一般情况下,人工养殖的罗非鱼其体重为1斤左右。
家庭养殖红罗非_红罗非鱼能在鱼缸养吗
家庭养殖红罗非_红罗非鱼能在鱼缸养吗
家庭养殖红罗非_红罗非鱼能在鱼缸养吗
家庭养殖红罗非_红罗非鱼能在鱼缸养吗
一、罗非鱼可以长多大
1、目前,在广东梅州捕获的罗非鱼体长为59cm、宽为32cm、厚为12cm。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于热带性鱼类,罗非鱼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罗非鱼具有生成快、产量高、疾病少、食性杂、繁殖力强等优点。
二、罗非鱼的品种介结合本人养殖生产实践体会,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饲料中粗蛋(1)“新吉富”尼罗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性。适宜在0~12的盐度下养殖,盐度超过24不宜养殖。盐度10以下的水体可以直接放养,盐度高于10,需要通过前期驯化后方能进行养殖。白的含量可以降低至23%以下,因为池塘中有相当的饵料生物可被利用,而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粗蛋白必须保证在32%以上,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不宜超过10%,以6%~8%合适。绍
1、目前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居中的奥利亚罗非鱼,个体较大的尼罗罗非鱼(粮农组织)。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福寿鱼和尼奥鱼,以及其它全雄非鲫。
2、目前饲养的罗非鱼有罗非鱼属的齐氏罗非鱼,帚齿罗非鱼属的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黄边黑罗非鱼,还有杂交品种如奥尼罗非鱼、福寿罗非鱼、红罗非鱼等等。
红罗非鱼的营养价值
鱼种投放水温必须稳定在18℃以上,鱼种经过拉网锻炼和浸泡消毒后才能入箱。消毒方法可用2%~4%食盐水浸洗5min。然后经过筛鱼、计数,按不同规格分箱投放。放养密度因养殖者技术水平和水域环境条件而不同,尚无统一标准。通常可放养8~10cm的鱼种100~200尾/罗非鱼和其他养殖鱼类一样,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要不同。如0.3~0.8g重的尼罗非鱼稚鱼,最适蛋白质为35%~40%;体重50g以上的幼鱼,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稚鱼最适蛋白质要求大约为36%,体重21g时为26%~36%,粮农组织1987年了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表1)。m3水体,通过5~6个月的饲养,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普遍可超过500g/尾,单产达到80kg/m3。红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 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对目前养殖和繁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品种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5种罗非鱼。
5种罗非鱼肌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总量约为14.41%-17.07%。含量的均为谷氨酸,是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是50.45%-51.57%,风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是36.03%-37.06%。罗非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属于优质蛋白。
5种罗非鱼肌肉中脂肪酸种类区别不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53.6%--一57.9%,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SFA)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总量相近,均大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总量。种罗非鱼肌肉中还含2、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水产品之一,其肉质较为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与甘氨酸含量非常高,一般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体重为1斤左右。有大量DHA等。
比较不同罗非鱼品种肌肉脂肪酸含量,发现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均是以吉1.1.2 网箱养殖富罗非鱼,红罗非鱼。[6]
有研究结果表明,红罗非鱼的肌肉钙磷比为1∶7.8,显著高于吉富、奥尼、吉奥等其它5种罗非鱼,是一种很好的补钙水产品。
1.罗非鱼是一种生长于淡水中的鱼,罗非鱼这种鱼类对于生活环境的水温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如果水温低于10摄氏度的话,水里面的罗非鱼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在我国很少会有地方去养殖罗非鱼,这并不是因为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没有这个环境条件,罗非鱼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而罗非鱼中的蛋白质含量几乎高过了其余所有营养元素,我们人体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时候,是最离不开蛋白质的了,所以大家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罗非鱼来帮助补充蛋白质。
红色罗非鱼能不能吃?
5种供试罗非鱼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平衡且含量丰富,属于高蛋白的优质鱼类,其赖氨酸含量,评分1.51-1.83,可弥补谷物类食品的不足。5种罗非鱼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PUFA≈SFA>MUFA。红色罗非鱼又称彩虹鲷,是尼罗罗非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可以吃,清蒸肉质特别鲜美,在南方人工养殖。
可以吃啊,可以吃啊,没问题啊,没问题啊,就跟金色的鲤鱼似的,只是你可能会觉得麻烦,所以说就不愿意吃了
你好,红色罗非鱼也是能吃的,而且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可以让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啊!
只要是人工养殖的罗非鱼2、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就可以食用。建议不要吃野生的罗非鱼。
罗非鱼长什么样子
叫说网箱鱼颜色相对深,塘鱼颜色浅些,不知是不是这样罗非鱼的主要价值:
对目前养殖和繁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品种2.5 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将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5种罗非鱼进行营养评价。
5种罗非鱼肌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总量约为14.41%-17.07%。含量的均为谷氨酸,是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是50.45%-51.57%,风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是36.03%-37.06%。罗非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属于优质蛋白。
5种罗非鱼肌肉中脂肪酸种类区别不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53.6%--一57.9%,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SFA)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总量相近,均大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总量。种罗非鱼肌肉中还含有大量DHA等。
比较不同罗非鱼品种肌肉脂肪酸含量,发现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均是以吉富罗非鱼,红罗非鱼。
红鹦鹉和红罗非的区别
5、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1、红鹦鹉鱼,别名卢氏丝隆头鱼,为鲈形目、隆头鱼科、丝隆头鱼属、隆头系列品种,原产于太平洋西部菲律宾及西里%粗纤维伯斯海域。
2、红罗非鱼,丽鱼科,罗非鱼属(又称丽鲷科,丽鲷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
20万元养殖罗非鱼好吗
美国的罗非鱼市场发展最令人瞩目,消费增长速度甚至高于令人乐观的消费品。在不到30年时间里,美国已从不识罗非鱼变为世界罗非鱼进口国。2002年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81%,约4.5万t,1.13亿美元,并已占领了美国传统上以白肉鱼为主导的一部分市场。尽管美国在过去几年里自身罗非鱼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美国水产养殖发展最快的品种,产量从1988年的20t,剧增到2001年的8 000多t,但年进口量仍占其总消费量的90%以上。1 罗非鱼养殖概况
罗非鱼系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咸淡水水域,为当地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罗非鱼普遍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与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强、易养殖、群体产量高等一系列优点,而且能在淡水、咸淡水乃至海水中养殖。FAO在1976年向世界其为“最有希望的养殖鱼类”。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和地区养殖。2002年产量达到140万t,成为仅次于鲤鱼的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
1.1 养殖方式
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红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还有稻田养殖等,前3种养殖方式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或盐度低于25‰以下的海水中养殖。
1.1.1 池塘养殖
池塘面积宜大不宜小,以10亩左右为佳,水深1.5~2m。在鱼种放养前同样要进行清整、消毒和施肥。放养的鱼种可以是5cm以上的鱼种,也可以是更大规格的鱼种。前者产出的商品鱼规格较小,在300~500g,而后者可达700~1000g。鱼种放养水温必须稳定在18℃以上时方可进行。放养密度因养殖时间长短、商品鱼规格、养殖方式及设施条件不一而灵活掌握。通常单养情况下,放养5cm鱼种3000~4000尾/亩或越冬大鱼种(8~10cm)2000~3000尾/亩,将来亩产可达1000kg,甚至1500kg。
罗非鱼非常适合网箱养殖,因为他们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还能摄食网箱上的附着藻类而保持网目畅通。设置网箱的水域要求背风向阳、水面宽阔、无污染的湖泊、水库、海湾。水深在4~8m,网箱设置后使箱底离开水底1m以上。有0.2m/s以下的微流水,有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通常有3m×3m×2.5m、4m×4m×(2.5~3m)、5m×5m×(2.5~3m)等多种,以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成,网目视鱼种大小,在1.5~3cm左右。放养的鱼种最小6cm,以10cm以上较好,能提高成活率。
在网箱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及水体中饵料生物少,因此罗非鱼主要依靠人工投饲。每天投饲2~4次,日投喂量为鱼总体重的3%~4%,且饲料的营养水平必须满足罗非鱼的生长需要。预防大风大浪、防止网箱破损和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是网箱养殖管理的重要内容,只要精心管理,必然能收到良好的养殖效益。
1.2 罗非鱼常用饲料
表1 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
生长阶段
(g/尾)
粗蛋白
%粗脂肪
%糖类
%赖氨酸
%蛋氨酸
%代谢能
<0.5 50 10 8 25 4.1 1.7 10460~14226
0.5~3目前,罗非鱼不仅已成为世界养殖最广泛的鱼种之一,而且成为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拥有性市场的养殖水产品。目前已有80多个和地区在养殖罗非鱼。其世界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万t急增至2002年的140万t左右,同期我国(大陆,下同)年产量从约1万t增至75万t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53.6%。.5 35 8 8~10 25 4.1 1.7 10460~14226
>3.5 30 6 8~10 25 4.1 1.7 10460~14226
罗非鱼对磷的需要量比较高,其矿物盐配方应以磷为主体,要减少骨粉、蚌壳粉添加量,需添加含磷丰富的混合盐,其添加量在3%~5%之间。诸多学者研究表明,硒对提高罗非鱼免疫功能、抗炎症、抗氧化、加速生长等有重要作用,饲料中添加硒0.5mg/kg,生长速度可提高36%;添加3mg/kg生长速度提高65%。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从饵料生物获得各种维生素,饲料中可不必添加,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罗非鱼除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外,也可以用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谷类等饲养,但从营养原理和对饲料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
2 罗非鱼养殖发展前景
2.2 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罗非鱼的出口主要市场是美国、欧洲、日本和中东,其中以对美国出口量,增长速度最快。1996年我国对美国出口121.6t,26.66万美元;2000年为2.65万t,4 410万美元。2002年对市场总出口达3.19万t,5 066万美元。2000年广东罗非鱼出口8 700t,占全国的60%;2002年出口又迅速上升至18 600t,创汇3040万美元,占全国的58.3%和60%。罗非鱼已成为广东继鳗鱼、对虾之后第3大出口创汇水产品。罗非鱼之所以受到美国和欧洲市场如此青睐,因其鱼肉呈白色、刺少、无腥味、味道柔和、顺应它们以白肉鱼为主导的传统嗜好和适合于不同形式的烹调。
我国省历来是美国罗非鱼产品的供应源,但出口量每况愈下。1998年出口美国2.1万t,2000年下降到1.74万t。大陆与此正好相反,并不断占据在美国罗非鱼市场的份额。对美出口量从1993年的230t增至2000年的2.65万t,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陆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省。
欧洲罗非鱼市场近几年也不断升温,主要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次是奥地利、意大利、瑞士、丹麦、瑞典等国。欧洲1996年从省进口罗非鱼产品889t。而在1999年上升到了3 711t。
是另一个重要市场。1996年该地区从省进口2 854t,1999年几乎翻番,达5 936t,主要进口国是沙特、阿联酋、巴林、约旦和卡塔尔。
在过去几年中,加拿大的罗非鱼消费也出现大幅增长,从省进口的罗非鱼已从502t上升到1 830t。此外,日本、韩国罗非鱼产品市场也在迅速扩大,近几年,日本消费者喜欢用红罗非鱼替代真鲷来烹制日本传统清汤和烤鱼片。
2.3 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2002年我国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超过30kg,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倍,但水产品实际人均消费不到11kg,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日本的1/7~1/8。在我国,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由于罗非鱼肉好味美,价位适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当家鱼之一。但我国罗非鱼人均占有量不到0.5kg,因此供不应求。加上传统的国内市场以活鱼为主,条冻鱼、鱼片等加工品市场尚未形成,供需矛盾在我国缺水的内陆及低温的北方更加突出。目前,不少大中型罗非鱼养殖企业已着手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开发,许多大型超市、高中档餐馆也已推销罗非鱼产品,可以断言,其国内消费市场愈来愈大。
2.4 我国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2.4.2 产业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养殖业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不仅已经形成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5个养殖模式,而且无论在规模、产量、制种或养殖技术及饲料研发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几年,水产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罗非鱼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罗非鱼养殖广阔的前景,就是饲料和加工出口等企业的福音。即以目前广东年产30万t商品罗非鱼而言,每年至少要消耗配合饲料50万t,产值在12亿以上,约1亿元利润。即使每个饲料企业能销售5 000t罗非鱼配合饲料,至少要100家企业才能满足供应。每家企业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获利100万元以上。因此,围绕罗非鱼这一产业,饲料企业拥有无限商机,也面临激烈竞争。制胜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在观念、信誉、产品质量、成本、促销、服务等方面做好文章,不断提升、打造品牌。
罗非鱼什么颜色才算好
体侧高,背鳍具10余条鳍棘,尾鳍平截或圆,体侧及尾鳍上具多条2.1 罗非鱼——永远是理想的养殖鱼,因为其具有生长快、食物杂(饲料源广)、抗逆性强、繁殖快、肉质好、易养殖、产量高,又适合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上世纪70年代,FAO原来仅将其作为“穷人的鱼” 向世界养殖,让贫穷农、渔民解决蛋白源和脱贫。然而近10多年、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对罗非鱼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国内,罗非鱼已从“干部鱼”(肉质好,价格比较便宜,适合机关干部消费)的概念上升到是出口创汇主导品种、是占领水产品市场拳头产品、是最适应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的一大新品种、是全球消费需求和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之一的高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李珠江,2003);在上,随着鳕鱼、鲑鱼(三文鱼)的短缺,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在内,罗非鱼已被认为是可替代鳕鱼、鲑鱼的“白色三文鱼”,为越来越多的的中产阶层所青睐,并被喻为“21世纪的鱼”。纵;网列斑纹。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罗非鱼分几种
罗非鱼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3、红罗非鱼属鱼类物种,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
罗非鱼种类:1、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3、莫桑比克罗非鱼:3、罗非鱼因以上优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素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之美称,近几年来,已成为养殖、加工和出口的热点之一,现在罗非鱼的养殖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以池塘精养为主,除了内销外,少数企业利用罗非鱼制作鱼片和鱼排等食品出口国外,属于优良的养殖品种之一。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4、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
6、福寿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