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教学
退位减法怎么算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教学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教学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 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视频教学
1、“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2、“平十法”
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3、“做减法想加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学生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诀:
“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例如:17-9=( )就拿17的个位 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
扩展资料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原始的也是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做减法想加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
退位减法的教法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这种算法是原始的也是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做减法想加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
退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某一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加上10,再进行计算(解释不,不是课本上的标准概念)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举例:24-15 竖式: 24 - 15 ---------------------- 步将2的上面点一点,算为借位 · 24 - 15 ----------------------- 第二步将4看做是14计算(0是举例时打占位,实际时省略第二步) · 2←← 14 1 ←← 05 ------------------------ 9 第三步2被借了以后,变成了1,然后计算(个位的0代表计算完毕,结果的0占位,实际时个位照写,占位的不写) 2 ←← 10 - 10 ------------------------ 09 第四步得出结果(终写法) · 24 - 15 -------------------------- 9 编辑本段诀窍是不是觉得有点麻烦?其实是有诀窍的。例如上面,在草稿纸上算:15的5减24的4,结果是1,再用10去减,得到9,就是个位,而十位的2被借去,十位的计算已经变成1-1,这是就是0,结果便是9。如果十位还要继续退位计算,就重复。当然,这不能再正式的地方写。
退位减法是指------1)就是指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这时就出现退位的减法,也就是从上一位借1作10
,再加上该位上的数,然后减去减数得数。例(118-27=);这就是退位减数。2)减法中被减数中一位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化成本位的数量,然后再减,这种运算法叫作借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借位减法。
1、将要借位的数减去1
2、用10减去要减的数,再加上不够减的数。
例:23-8
1、将要借位的数减去1,即十位为1。
2、用10减去要减的数(10-8=2),再加上不够减的数(2+3=5),即个位为5。
所以,23-8=15。
)就是指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这时就出现退位的减法,也就是从上一位借1作10
,再加上该位上的数,然后减去减数得数。例(118-27=);这就是退位减数。
小学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学习
请问退位减法什么意思啊?
退位减法,也称作借位减法。
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例如:21-7,被减数个位上的1,小于减数个位上的7,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等于个位上增加了10。10+1=11。11-7=4。个位上原来是2,被借走1,还剩下1,因此结果是14。
拓展资料
例如:24-15。
1、列竖式
2、将2的上面点一点,算为借位。
3、把4看做是14计算。
4、个位上14-5=9,十位上1-1=0。在前面没有位数的时候,0不写,因此结果是9。
拓展资料20以内退位减法。
记述了上述规律,解答的时候就直接套结果即可。
退位减法(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例如:15的5减24的4,结果是1,再用10去减,得到9,就是个位,而十位的2被借去,十位的计算已经变成1-1,这是就是0,结果便是9。
拓展资料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 :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
也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扩展资料:
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讲解
进位加法(凑十法)
列式:9+1=10
10+4=14
思考过程:
步:想拆分,拆第二个加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要与个加数凑成10。
第二步:将10加上拆出的另一个数。
(拆个加数也是可以的,拆第二个加数是便于孩子能对齐着直接看出题目中的哪个数被拆成了哪两个数,便于检查。)
退位减法
方法一:
列式:14-4=10
10-1=9
思考过程:
步:想拆分,拆减数。拆出的其中一个数是被减数的个位数。
被减数减去拆出的其中一个数退到10.
第二步:将10减去拆出的另一个数。
方法二:
列式:10-5=5
4+5=9
思考过程:
步:想拆分,拆被减数。把被减数拆成十和几。
将10减去题目中的减数。
第二步:将拆出的几加上步的结果。
退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拓展资料: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举例:15的5减24的4,结果是1,再用10去减,得到9,就是个位,而十位的2被借去,十位的计算已经变成1-1,这是就是0,结果便是9。如果十位还要继续退位计算,就重复。当然,这不能再正式的地方写。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
就是当两个数相减时,被减数的个位数不够减时(即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如下图所示,被减数12的个位数2小于减数的8,即不够减。则往前一位十位借一位=10-8=2,再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字2,所以计算结果为2+2=4。
扩展资料:
1、20以内退位减法
2、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参考资料:
退位减法是数学专有名词,同时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例如
11-7的过程中,因为个位的1不够减,所以就是需要借位,借一个十,所以就是个位比减数的小的,就是借位减法。
拓展资料
退位减法技巧
例如
在24-15的过程中,15的5减24的4,结果是1,再用10去减,得到9,就是个位,而十位的2被借去,十位的计算已经变成1-1,这是就是0,结果便是9。如果十位还要继续退位计算,就是需要按照方法重复即可。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拓展资料
14-5=9
思考过程:
步:想拆分,拆第二个加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要与个加数凑成10。
第二步:将10加上拆出的另一个数。
(拆个加数也是可以的,拆第二个加数是便于孩子能对齐着直接看出题目中的哪个数被拆成了哪两个数,便于检查。)
方法一:
列式:14-4=10
10-1=9
思考过程:
步:想拆分,拆减数。拆出的其中一个数是被减数的个位数。
被减数减去拆出的其中一个数退到10.
第二步:将10减去拆出的另一个数。
方法二:
列式:10-5=5
4+5=9
思考过程:
步:想拆分,拆被减数。把被减数拆成十和几。
将10减去题目中的减数。
第二步:将拆出的几加上步的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拓展资料:
计算方法举例:
举例:24-15
竖式:
24
- 15
----------------------
步
将2的上面点一点,算为借位
·24
- 15
-----------------------
第二步
将4看做是14计算(0是举例时打占位,实际时省略第二步)
·2←← 14
1 ←← 05
------------------------
9第三步
2被借了以后,变成了1,然后计算(个位的0代表计算完毕,结果的0占位,实际时个位照写,占位的不写)
2 ←← 10
- 10
------------------------
09
第四步
得出结果(终写法)
·24
- 15
--------------------------
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举例:24-15
竖式: 24- 15
步
将2的上面点一点,算为借位
第二步
将4看做是14计算(0是举例时打占位,实际时省略第二步)
2←← 14 1 ←← 05
第三步
2被借了以后,变成了1,然后计算(个位的0代表计算完毕,结果的0占位,实际时个位照写,占位的不写)
第四步
得出结果(终写法)
24- 15=9
退位减法的讲解方法视频
下面是使用退位减法进行减法运算的步骤:
1.比较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确定两者之间的值。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借位。
2.从被减数的个位开始逐位做减法,依次取出个位(下标为0)、十位(下标为1)、百位(下标为2)等每一位上的数字。如果该位上的数字小于减数,则需要借位。
3.对于需要借位的情况,将高位上的数字减1,当前位上的数字加上10。然后再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4.对于不需要借位的情况,直接用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出当前位上的值。
5.将得到的值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继续进行下一位数字的计算。
6.后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有前导零(即高位为零),需要进行去零作。
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如果出现借位或者有前导零,需要及时调整,并重新计算。同时,为了避免出错,还需要在计算结束后进行检查和验证。
拓展资料:
退位减法是一种基于十进制的数算方法,主要用于求解两个多位数字之间的减法。与传统的竖式减法相比,退位减法具有作简单、计算快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退位减法是一种为了方便大量数字的计算所提出的算法,它能够大幅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退位减法尤其适用于涉及到多位数字的实际问题,如银行账户减去支出等。
同时,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借位和进位的处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然而一旦熟练掌握,使用退位减法进行数学计算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
总之,退位减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十进制减法运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求解多位数字之间的值。在实际运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用,避免出现错误。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视频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如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我们选取人教版教材一下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并对其整体编排情况、编排特点以及关于教学的几点建议进行阐述。
一、整体编排介绍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口算部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也分成三段来学习,分别是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前两段的编排基本一致,
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体现了学生需要经历的从实物作逐渐过渡到符号作的基本思维过程。大体分成三个思维层次:
(1)引出算式,呈现多种算法
(2)动手作,体现算理
(3)脱离实物,符号作
在前两段编排的基础上,十几减5、4、3、2的编排,不再呈现具体算法,而是学生把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十几减9、8、7、6来计算,初步体会转化的思想。
解决问题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同,也安排了两个实际问题例5和例6,分别是一个含多余信息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编排上仍是体现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明确问题——与解决——回顾与反思,在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这两个例题还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0以内的加减法视频
20以内的加减法视频如下: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难点,教科书安排了6节课来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的是“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分别有口诀法、画图法、拆十法、竖式法,多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本节微课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层层递进,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接受程度不同,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总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后布置的作业,还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尝试做“十几减6”的计算,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基础,十几减9的算法将是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来计算的开端,因此设计微课时借助数数、画图等方法,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小学(Primary school),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内。
随着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即从小学升级到初级中学(简称:小升初)。
2017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8.1万所,比上年减少0.3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752.6万人,比上年增加23.5万人,增长1.5%;其中,城市小学招生765.3万人,同比增加44万人,增长9.3%。小学在校生93.0万人,同比增加220.8万人,增长2.3%。
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80万所。小学招生1808.09万人,在校生10725.35万人。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43.4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