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和天然鉴别 淡水鱼都是养殖的吗

第七章第二节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淡水鱼养殖和天然鉴别 淡水鱼都是养殖的吗淡水鱼养殖和天然鉴别 淡水鱼都是养殖的吗


淡水鱼养殖和天然鉴别 淡水鱼都是养殖的吗


淡水鱼养殖和天然鉴别 淡水鱼都是养殖的吗


1.知识方面

(1)知道主要的淡水鱼类及其养殖。

(2)知道主要的海洋鱼类及其养殖。

2.能力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知识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教育,使之树立生态学观点。

重点难点

学生对为什么能把某些淡水鱼类混合放养在一起,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淡水养殖的道理是本节课的难点。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常易混淆,所以养殖和增殖的概念应列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鲫鱼,俗称喜头鱼、鲫瓜子,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思路:

围绕教学内容播放

→研讨淡水鱼类及其养殖,海洋鱼类及其养殖

→升华感性认识,了解淡水鱼类及其养殖,海洋鱼类及其养殖

2.教学过程 说明:

本节课可由录像片或投影片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鱼类,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鱼的种类繁多,但主要分为两类,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关于我国是世界上鱼类最丰富的之一,淡水养殖的历史悠久,是淡水养鱼最多的,式的池塘养鱼,现己被世界上公认为是生态养鱼的杰作。可以放一些录像片或投影片并简单地给学生介绍一下,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来学习,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

(1)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

①先让学生举出一些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然后告诉学生我国的淡水鱼约有800多种。能通过录像给学生展示我国丰富的淡水鱼类,若找不到录像片,用幻灯片或挂图代替,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淡水鱼的。在给学生展示各种淡水鱼时,让他们观察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四大家鱼,还有常见的鲤鱼、鲫鱼。先让学生说出六种鱼分别叫什么,他们可能会把缩鱼叫“胖头鱼”鲸鱼叫“白维”等,这时老师做些补充指出它们的学名。

(2)淡水鱼类的养殖

①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畅谈一下自己调查到的或是自己知道的养殖淡水鱼类的方法。也可通过录像片让学生观察,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除以上六种鱼外还有鲂鱼、鳊鱼,近来又发掘和引进了许多新的养殖品种,如罗非鱼、鳗鲡、虹鳟鱼等。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淡水养殖的方法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

这部分知识可让学生看录像或电影,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养鱼塘去参观。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淡水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地方己发展为工业化养鱼,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控制水体的含氧量,温度等条件进行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率的鱼类养殖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3)我国的主要海洋鱼类

①这部分知识可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一下我国为什么有丰富的鱼类资源,然后通过录像(投影片或挂图)向学生展示我国丰富多采的海洋资源。使学生了解海洋鱼类已知的有1000多种,占世界海洋鱼种类总数的1/6。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0种以上。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海洋鱼类的养殖

通过学生研讨的方式(或放录像,投影),使学生了解我国从事海洋鱼类的养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沿海渔民如何进行人工养殖海鱼及什么是人工渔礁。人工渔礁与大然渔礁的区别。设置人工渔礁的意义。

对沿海地区的学生,可让学生畅谈自家海洋鱼类的养殖经验。向学生布置课后进一步了解一些关于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及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为学习下节课的知识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一、我国的淡水鱼类

1.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栖息水层不同,食性不同

2.淡水鱼类的养殖

二、我国的海洋鱼类

1.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

鱼肉总体营养价值高(1)我国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

(2)常见的海洋鱼类有:贴

2.海洋鱼类的养殖

人工养殖:

增殖:天然鱼礁

人工鱼礁

淡水鱼和海水鱼有什么区别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淡水鱼和海水鱼有这些区别:

录像激趣引学

1、含义不一样:淡水鱼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

2、生长环境不一样: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有淡水鱼居住,上至温暖宜人的温泉,下至冻入心肺的南北极,都可找到淡水鱼的踪迹。海水鱼一般只能生活在海里,即使养殖,也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摸拟大洋中的生活环境。

3、食物不一样:淡水鱼多为草食性及杂食性,但亦有少量肉食性。河川上游的淡水鱼多以昆虫、附著性藻类为食。河川下游的淡水鱼常以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海水鱼则以海里的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为食。

参考资料:

顾名思义,河鱼和海鱼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生长环境。其实,严格说来,河鱼应该叫淡水鱼,常见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武昌鱼、罗非鱼、鳝鱼等;海鱼则包括带鱼、金枪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鲅鱼以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等。

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其营养成分大体相同,总的营养价值很高。首先,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其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因此,是人类摄入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次,鱼肉中脂肪含量较少,而且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人体吸收率可达95%,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第三,鱼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铁、磷、钙等;鱼的肝中则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

另外,鱼肉肌纤维很短,水分含量较高,因此肉质细嫩,比畜禽的肉更易吸收。与营养价值很高但不易吸收的食物比起来,鱼肉对人们的健康更为有利。

海鱼营养、味道略胜一筹

营养成分不多,并不等于二者的营养价值完全一样。海鱼在营养成分的含量上比河鱼多,营养价值略胜一筹。

海里的营养极其丰富,尤其含有大量营养盐,使海鱼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更高。此外,海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一种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备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有被称为DHA(俗称脑黄金)的成分,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另外,海鱼中的欧咪伽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鱼高得多,对心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

从味道上来说,海鱼的味道也比河鱼鲜。这是因为海鱼的游动范围和游动时的力度比河鱼大,使它的肌肉弹性更好,味道鲜美。而河鱼吃起来有股土腥味,因为它们生长在腐植质较多的水里。这样的环境适合放线菌繁殖生长,细菌通过鱼鳃侵入鱼体血液中,并分泌一种带有土腥味的褐色物质,这种土腥味在烹调过程中很难去掉。

说起吃鱼,海鱼老少皆宜,而且清蒸、红烧等做法均宜。河鱼中的鲫鱼由于生长期长,肉质松软,营养价值高,适合老年人、儿童和孕妇食用。但鲤鱼、鲢鱼等一些淡水鱼,清蒸时很难掩盖其土腥味,味道就比海鱼远了。

吃海鱼熟吃,生食会因异尖线虫感染引发剧烈腹痛和过敏;吃淡水鱼则要看其是不是从被污染的水里打捞上来的,被污染的鱼含有毒素,对健康会造成危害。

含盐浓度不同:

海水鱼终生生活在汪洋大海里,而淡水鱼则终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溪涧的淡水中。在生物进化的几千万年间,鱼类生息繁衍,代代相传,造就了生活在不同水域的两大体系。一般说来,地球上海水的含盐浓度为16—47%(一般为35‰),而淡水的含盐浓度只有0.01-0.5‰,两者相悬殊。

排盐系统不同:

海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海水的含盐浓度要低得多,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鱼鱼体组织中的水,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同时,也需要吞食大量海水,以弥补体内的失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除了从肾排除掉一部分盐分外,主要还是依靠鳃组织中的“泌氯细胞”来完成排盐任务。

淡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谈水的含盐浓度要高,也就是说淡水的含盐浓度低、比重低、密度小,根据渗透压原理,外界淡水将不断地大量进入鱼体。为此,淡水鱼只有通过肾,将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食物不同:

海水鱼以海里的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为食。淡水鱼多为草食性及杂食性,但亦有少量肉食性。河川上游的淡水鱼多以昆虫、附著性藻类为食。河川下游的淡水鱼常以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

你知道海鱼和淡水鱼有什么区别吗?

鲫鱼是海鱼还是淡水养殖的?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鲫鱼,属于淡水鱼,所以是淡水养殖。

鲫鱼是我国内陆水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素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民间常用鲫鱼汤催乳,还有温中健胃、滋补等用功效,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所以鲫鱼的销售市场一直较好。

常见的普通卿鱼体高,侧扁,体背及两侧呈银灰色,各鳍灰色;生活适应性强,在各种淡水水域中都 能生活,尤喜栖居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以及水体的底层;食性为杂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碎屑、硅藻、丝状 藻以及大型浮游动物为食,亦食人工饵料。鲫鱼一龄鱼可达性成熟,分批产卵,时期最早在3―4月,水温达到17℃时即可产卵,一直可持续到7月上旬。卵呈粘性,常附着在水草枝叶或人工鱼巢上进行发育。自然条件下生长较慢,个体可达1.5千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特别是经选育的新品种,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由于鲫鱼适应性强,性成熟早,能自然繁殖,种群恢复快,所以一般天然淡水水域都有鲫鱼,而且数量较多,如20世纪80年代洪湖的渔获物中鲫鱼比例占35%以上,高居首位。

你好:当然是淡水养殖的, 养殖时水要浑,不能太清,里面放些水草和石头,水温和平时天气气温相似,换水时不能把水全部换完,换一半留一半,加一些比较干净的井水。祝你养鱼快乐!

淡水鱼,而且是淡水鱼中最常见的,味道野生的比较好,缺点是鱼背上刺多,吃的时候注意下下。

鲫鱼是淡水养殖

淡水鱼

当然是淡水养殖的!

那要看是海鲫还是②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六种淡水鱼后,让学生观察讨论这几种淡水鱼的体形、体色、栖息水层、食性有何不同,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淡水鲫鱼了。

野生鱼类和饲养鱼类相比,口感上存在哪些不同?

鲫鱼属海鱼

人工饲养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很高,而野生鱼体内脂肪含量很低,口感比饲养鱼清爽;野生鱼天然放养,运动充足,肉质也比饲养鱼细腻。

1课时。

野生鱼类的肉质比较紧致弹牙,而饲养的鱼类肉质比较松软,没什么滋味(我说的是清蒸的时候),并且饲养的鱼肉还有一些土腥味,并且野生鱼的汤为奶白色,饲养鱼的汤则是比较希,所以我还是偏爱野生鱼类。

饲养鱼类肉质比较松嫩,脂肪比较多;野生鱼类肉比较结实,口感更好。

80:20养殖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河鱼清蒸有土腥味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大宗淡水鱼类水质管理实 淡水养鱼水质控制技术

我国是水产养殖的大国,水产品养殖总量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量的70%,其中淡水鱼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73%。淡水鱼类也是老的餐桌上常见的水产品种,在国内水产品巿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分布广泛,养殖风险相对较低,但是水质管理是目前困扰着淡水鱼养殖的关键。现来谈谈大宗淡水鱼类水质管理技术。

目前养殖户对水质管理的现状如下:(l)肥水过程中过量使用化磷肥(5月前与l0月后每隔l5天肥水一次)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2)对微生物制剂了解不够,尚未养成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习惯。(3)对蓝藻预防和控制缺乏了解。(4)水质改良产品进货渠道不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4)缺乏专业技术的指导。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提出如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下整体解决方案:

首先降低水体ph值,减少浮游生物,改变藻类组成。利用有益微生物调整水体酸碱度,平衡微生态,分解大分子有机物,降低氨氮、含量。其次调整水体氮磷比,定向培育有益藻类。利用生物肥料与无机磷肥相结合的方法。改良底质,加速底泥分解转化,减少悬浮物质,防止二次污染。

鲤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能用淡水养吗

鲫鱼是淡水鱼,不超过半斤重的基本都是野生繁殖的,②我国淡水养殖业所取得的成就超过半斤重的大部分是人工养殖的,不过野生也有超大的,但不常见,希望有帮助!

从生活环境来看,鲤鱼生活在淡水之中,属于淡水鱼,不是海水鱼。具体来说,鲤鱼是一种原产在的、温带性的淡水鱼,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淡水之中。它们在的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中都有分布,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基本全国各地都有。它们在水底有淤泥、水草丰富以及流速适中的淡水中分布较多。

一、鲤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鲤鱼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它们的原产地就是。若是从生活环境对鱼类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将其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这两种鱼的区别就是前者只能在各种淡水流域中生活,而后者则生活在海水之中。鲤鱼则是一种淡水鱼,是一种原产在的、温带性的淡水鱼,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淡水之中。

具体来看,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之中,都分布着很多鲤鱼。鲤鱼在我国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基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尤其是在水底淤泥比较多、水草也比较多且流速适中的淡水之中,鲤鱼的分布非常多。鲤鱼原本生活在,之后则被引入其它的大洲,比如欧洲、北美洲等,可以说在全世界的淡水流域中分布都十分广泛。当然,在引入其它大洲之后,鲤鱼同样还是只能生活在淡水中,是淡水鱼。

二、鲤鱼能用淡水养吗 上面已经介绍过,鲤鱼生活在淡水之中,不能生活在海水之中,是一种淡水鱼。野生的鲤鱼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淡水之中,另外鲤鱼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人工养殖的鲤鱼并没有改变它们淡水鱼的属性,它们同样只能生活在淡水之中,因此只能用淡水来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需注意水温、水质、水中含氧量等多个因素,让鲤鱼快速生长。

淡水鱼的养殖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根据您所说的条件,草多对鱼养5. 鱼种放养鱼来说是个问题,一般来说,这个草鱼都不吃的,所以草多对于养殖淡水鱼来说是个问题,如果你要养鱼,建议把草除掉,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放水之前用除草剂除了,过些天就可以放鱼了,养殖普通的淡水鱼,一般来说是鲫鱼、草鱼或者鳊鱼加花白鲢混养,比例1000鲫鱼,草鱼200或鳊鱼600,花白鲢150,单位是尾/亩,产量约1500斤每亩,养殖成本在5000多元每亩,产值6000-7000元/亩,一般来说每亩可以赚1000-2000元左右。主要还是看当地的市场行情,比如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应该可以赚2000-3000元,反正养鱼的赚的不多。

也可以尝试养殖螃蟹,投入少,每亩放500只蟹苗,不要除草,但是要除去野杂鱼,每亩投资1000元左右即可,但产值也有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但不要养殖龙虾,龙虾产量不稳定,市场也不稳定。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