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 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成语
今天小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成语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 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成语
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 岭南建筑的风格特色成语
1、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商帮”之一的粤商。
2、岭南地区背山面海,素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称。
3、繁荣的海上对外贸易加上五岭山脉对儒家文化中“重农抑商”思想的适当阻隔,使得岭南地区逐渐发展成商业趋利型的。
4、到了近代,经历了五口通商到一口通商的变迁,直至后被迫开放口岸,甚至允许外国人在广州设立租界区,岭南尤其是广州的对外贸易日益活跃,商业活动明显要多于其他沿海地区。
5、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属于百越民族的聚居地,岭南先民和岭北有着一定程度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6、秦始皇一统后,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岭北汉文化大规模传入岭南,与岭南原有的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促使岭南地区的文化日益向着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
7、除了内部的文化交融,岭南人在长期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把外来文化吸收并糅合进自身的文化体系里,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外来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态势。
8、到了近代,的爆发虽然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强行输入,但也因此保证了岭南地区的中外文化以一种不平等的方式继续进行着。
9、无论处在文化强势抑或是文化弱势的一方,岭南人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开放心态,充分利用岭南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环境的时空先发性,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并逐渐形成了求同存异、“中体西用”、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的价值取向。
10、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与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
11、这些特征在传统岭南建筑上均有所体现,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
12、其中,建筑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其实就是不循规蹈矩的设计理念,即优先考虑建筑的世俗功能,而不是约定俗成的标准和规范。
13、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传统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其他各部分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呈现出一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岭南乡村民居建筑看点”建筑面貌。
14、建筑美是建筑的审美属性和人的审美需要,在建筑审美活动中相契合所产生的一种价值,说明了建筑的审美体验因人而异,这种异源于不同群体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
15、就岭南地区而言,岭南人自古以来开放包容,易于接受不同文化及其美学形式的嫁接和混搭,包括早汉文化和百越文化的交融、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等,可以说岭南人的审美标准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
16、同时由于岭南地区的建筑大多遵从实用主义的设计原则,导致了该地区的建筑审美必然会主动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从而形成一些与传统审美有出入的美学形式。
17、结合传统岭南建筑的实用性文化和审美文化,我们不难发现,每当两股不同的文化出现碰撞和融合之时,新的艺术形式往往就会应运而生。
18、在这种新形式刚出现时,人们很容易因为“审美惯性”而给它贴上“奇怪”的标签。
19、例如历史上绘画风格大胆创新的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和石涛等人,他们故意在画面中通过奇特的构图和怪异的造型表现出和当时所传统民居建筑样式丰富:既有广府地区梳式布局的水乡村落,又有客家地区以围龙屋为中心的山区村落,也有潮汕地区以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为特色的独特建筑,还有连南排瑶、乳源过山瑶等少数民族村落,其建筑样式也颇具民族特色。
20、谓的正统画派相去甚远的画面,并被冠上了“人怪画亦怪”的名声。
21、但是,他们这种抒发内心愤懑之情的创作手法却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审美风尚,并不断得到后人的传承和赏识。
22、可以说,这里的“怪”指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美学,是一种不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
23、怪诞的文化特征在岭南地区古已有之,无论是岭南画派的“怪”,抑或是粤剧的“怪而创新”,还是传统岭南建筑里各种奇怪的建筑面貌,都充分展现了岭南人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民众心理,经验直观、发散整合的思维方式,以及清新活泼、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