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塘有田螺养殖场地_鱼塘里有田螺有好处吗
鱼缸能养田螺吗?
田螺的产量蛮高的,所以他的前景也是很好的,田螺的产值首先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一般一平米放养120个田螺,放养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是最为合适的,田螺放养之后还要喂养青菜啊,鱼的内等等。可以,鱼缸可以养田螺,但是要注意数量不能过多,因为田螺过多会导致爆缸,这将影响鱼儿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放入鱼缸前需要对田螺进行消毒,以免携带寄生虫对鱼产生影响。还需定期对缸内的田螺进行清理。
什么鱼塘有田螺养殖场地_鱼塘里有田螺有好处吗
什么鱼塘有田螺养殖场地_鱼塘里有田螺有好处吗
什么鱼塘有田螺养殖场地_鱼塘里有田螺有好处吗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如何人工养殖田螺?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 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池建好后,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雌螺的特征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即可。选择仔螺作种苗的。则按雌雄2:1的比例投放。雌螺个体较大,螺身偏圆,厣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厣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殖便可捕捞上市。。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一、选择场地。
二、投放种苗。
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等。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并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
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
我是山东枣有40多亩鱼塘养什么样的鱼呢?
野生田螺的活动范围通常比较小,从哪方面看出来的?它慢如蜗牛的爬行速度就说明了这一点,准确来说跟蜗牛还是亲戚,只不过一个是旱鸭子,一个是喜欢泡澡。既然田螺这么慢的爬行速度,说明它不会为缺乏食物发愁,什么样的食物不会让田螺发愁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食物跑不了,说好听点就是想跑也跑不了。具有这种特征的食物只能是植物,也就是说田螺是以素食为主的,包括各种浮游生物、幼嫩水草等等。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又称内塘养鱼。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主要有印度、诸国、日本、、美国等。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参考百度草鱼比较好,草鱼肉质细腻,而且方便饲养,不需要喂太多饲料,日常投喂一些草就好了,草鱼也不容易生病,成活几率比较高,适合野生饲养,如果饲养的多,后期拿出去市场也好出售,使用方法比较多
5亩鱼塘能放多少田螺
附:田螺种苗每亩放养量从200斤到400斤之间,这个一定要记住。2.食物投放量:投喂的饲料有三种可以搭配,分别是发酵腐熟的农家肥,再搭配一些草料和精料,所谓精料就是饲料或者豆粕搭配的高蛋白饲料。想在家饲养田螺,需要怎么饲养?
首先一定要准备10~15厘米深的盆子,而且环境一定要干净,一定要安全,在地上铺泥,然后倒入深度为5厘米的清水,千万不要用自来水,一定要用河水或者是池子水,然后喂食的材料应该选择蔬菜小菜或者是米糠,而且一定要放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但是光线不要太强。
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养殖水池,然后选择一些品种完全可以混呀,因为这两种动物不存在竞争关系,放在一起养是没问题的。比2、配养鱼类。按每亩配养20克—50克的鲢鱼20尾—50尾和20克—50克的鳙鱼5尾——10尾,以调节水质。养螺池不宜放养青、鲤、鲫和黄颡等肉食性或偏肉食性的鱼类。较好的田螺,再把它们放在养殖池之后,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时的去喂食,而且养殖池的卫生也要很注意。
养田螺的鱼塘可以养鱼吗?
可以养些草鱼,或者是鲶鱼,好打理,养殖时间短,收益率比较高,而且做法也比较多,比较简单。养田螺的鱼塘可以养鱼,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可以选择一些精良的饲料,而且在饲养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及时的换水,保持水的干净。1、养田螺的池塘选择。
但高产主养田螺的池塘一般要求有较好的水源和水质。池埂宽1米以上。进排水便利,有良好的抗旱抗涝能力。能保持池水水深1米---1.5米。池塘底泥较肥但不能太深。
养殖田螺对水质的要求
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般采取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我觉得养田螺的想法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野生田螺的数量是越来越少,但是市场对田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养殖田螺的利润应该会很可观,前景还是比较长的。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粘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硫、钙、铁元素以及组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亲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鱼塘为什么长出很多的田螺呢?这个田螺可不可以吃呢?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吃田螺别小的田螺是普通的田螺繁殖现象。 田螺把蛋放入体内孵化后直接产田螺。 可以去除,也可以吃,但是吃田螺的时候,吃大蒜。 可以杀菌; 但是,由于经常不清洁,所以容易得血吸虫病。 你不要吃,从卫生和健康的角度来看,田螺也会去尾巴上吃。 在春天,是吃螺母的黄金季节。 作为河流的新鲜,很多伙伴会把螺母和田螺混淆起来,其实这是错误的。
很多伙伴可能会有类似的经历。 是从市场买来的螺母。 过了一会儿有很多螺母出生。 到底怎么样了? 蛯和田螺有什么区别? 让我简单说明这两个问题。 蛯和田螺就像豹和猎豹一样,很多伙伴容易混淆。 其实,豹和猎豹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猎豹脸上有两个黑色的泪痕,而豹身上没有,一眼就能区分出来。 蛯和田螺也一样,它们的异也很大。
总体上看,螺母和田螺有螺旋状的贝壳,但从细节上看,螺母壳有明显的肋,肋有明显的突起,但田螺没有肋,整个表面接触光滑。 很多人知道田螺在鱼塘长大。 但是,为什么鱼池里有很多田螺呢? 这确实让我困惑了很久。 之后,搜索了一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届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田螺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下,终于找到了原因。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为什么鱼塘里会出现那么多田螺。
其实鱼塘里之所以有很多田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鱼塘本身就有前面的田螺蛋。 一只雌田螺每年能生产100~150只幼螺。 再加上田螺是适应性强的生物,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灌溉方便,就基本生存。 不仅自己的鱼塘里可能有田螺,还有一种可能是鱼塘里的水,其他地方的田螺可能会流到鱼塘里,田螺可能在鱼塘里扎了根。
可能是水草中混有一些田螺,然后可以在鱼塘中很好的生存,可能是鱼塘没有清理好,可能是水鸟带进去的。是可以吃的,但是你一定要将田螺清洗干净,然后煮熟才可以吃,里面是有寄生虫的。
可能是河水或者湖水中携带了少量的田螺,然后就生长的比较多。也可能是饲料中混进去的。尽量不要吃,这样的田螺是有安全隐患的,可能会有寄生虫。
在稻田养田螺的前景如何?需要什么技术?
三、饲养管理。人们对于田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野生田螺很少了,我们吃到的基本都是养殖的,现在人工养殖田螺的还不多,所以田螺的市场缺口比较大,因此养殖前景很不错。 想要养殖好田螺,就要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稻田进行养殖,而且保证稻田的进水和排水方便,洪涝时期不淹,土壤肥沃,拥有足够的保水性能。养殖的时候,应该加固田埂,在进排水口设置防逃栅栏,使栅栏在满水时期不崩塌。
场地选择。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有流水。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来,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稻田进行养殖,而且保证稻田的进水和排水方便,开挖田螺沟时,做到沟与沟相连、坑与坑相通,达到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以及在收割水稻时能收集田螺的效果。在放养田螺之前, 需要使用发酵好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在管理田螺养殖的时候,要注意严禁农、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然后经常清理水中的杂草,以免影响田螺的正常生长。
养田螺的鱼塘可以养鱼吗?
2.施肥投解。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养田螺的鱼塘可以养鱼,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得到证明,现在农村大量的福寿螺知道吧?作为田螺的亲戚加邻居,同样是以植物为主的素质主义者。可能还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吃肉?你想想,田螺那么慢的爬行速度,能吃的什么肉?鱼肉多是多,可惜追不上。1、养田螺的池塘选择。
但高产主养田螺的池塘一般要求有较好的水源和水质。池埂宽1米以上。进排水便利,有良好的抗旱抗涝能力。能保持池水水深1米---1.5米。池塘底泥较肥但不能太深。
田螺养殖技术田螺吃什么饲料
田螺并没有鱼的收益高, 田螺在市场上的需求并没有鱼的需求大,养田螺前景并不是特别的好。此外平时的一些蔬菜或者腐烂的瓜果都可以捣碎饲喂。当然,大部分养殖户还是自己使用麦麸、豆粕、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饲料,好处是豆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像其它的家禽饲料都可以饲喂田螺,只是价格相对较高,里面也含有大量的豆粕。
养螺池塘条件要求不高,面积可大可小,养殖鱼类的池塘均可用于养殖田螺,但是养殖田螺泥深水浅池就不适合养鱼。别忘了做豆腐剩下的也是很好的饲料,还可以使用部分酒糟混合麦麸或者豆粕一起饲喂。
注意:家禽或者家畜的粪便一定要经过发酵腐熟把里面的寄生虫杀灭再均匀投放饲喂。
次田螺种苗养殖的饲料投放量要稍多一些,主要是为了提高水体的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比例为每亩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斤,精料200斤,草料600斤可有可无。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