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肉仔鸡饲养的基本方法

6.3保证鸡群的整齐度:经常注意把较小较弱的鸡挑出单独护理,适当多喂一些饲料,以便使它们赶上强壮的鸡。

作为饲养者,必须遵循作程序,做好每一天、每一项细致的工作,才能确保养鸡成功。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肉仔鸡饲养的基本方法,一起来看看。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东北肉种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饲养密度大,鸡舍利用率高。肉用仔鸡的生物学特征与蛋鸡不一样,肉鸡性情温驯,不好动,很少打斗跳跃,特别是育肥后期。只要垫料清洁,有适当的通风条件,就可保持一定的饲养密度。一般地面平养可达10~11只/m2(但要有运动场)。

肉仔鸡饲养的基本方法

一、肉仔鸡的生产特点:

肉仔鸡的生长速度快,一般鸡仔出壳重35克左右,饲养天龄短,周期短。出栏后要赶紧对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做好隔期工作,为下一批鸡苗做准备。

此外,饲养肉仔鸡,设备简单,每人每年可养1~2万只。

二、肉仔鸡的饲养方式:

肉仔鸡生长迅速、体大笨重、骨骼易断、胸骨易弯曲、易发生胸囊肿等。在饲养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这些特性。现在一般是垫料地面散养,其主要优点是:设备投资少、作方便、可降低胸囊肿的发生率。但此法饲养易发生球虫病,物和垫料费较高。

垫料散养是在鸡舍的水泥地上铺一定厚的垫料,要求垫料松软、吸水性强,可用刨花、木屑、谷壳、稻草等。垫料要保持地面平整,不能地面,保持地面干燥,要及时更换饮水器附近的潮湿垫料。为防止垫料表面结块,肉仔鸡上市后要及时做好清洁工作。

有条件的可采用网上平养,即将肉仔鸡放在特制的网上饲养。此法的优点上管理方便,可减少球虫病、腿部疾患和胸囊肿,鸡粪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三、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1、适宜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温度。适宜的温度是饲养肉仔鸡的关键。日龄时要求室温33度以上,随着周龄的增加,温度可适当降低,一般每周降低1~2度。从第5周龄起保持在25~28度左右。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实行夜间、清晨喂料,必要时可用凉水拌料,以促进肉仔鸡的采食量。

通风。由于饲养有一定密度,随着体重的增加,呼吸量也增大。若通风不良,鸡舍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鸡群易发生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冬季,既要保温又要加强通风,两者都要兼顾,以防止呼吸道病和脱水。

光照。肉仔鸡的光照的目的是延长采食时间,增加采食量,加快生长速度。可采用连续光照或间断光照。开放式有窗鸡舍在1~3日龄实行24小时光照,以利雏鸡熟悉采食和饮水位置。24日龄开始至饲养结束,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方法。而间断光照则只在密闭式鸡舍进行,即1~3日龄24小时光照,4~8日龄23小时光照,1 小时黑暗;9日龄后,采用1小时光照,2小时黑暗的变更光照制度。此外还好注意育雏的光照强度,头5天可以用强一点的灯泡,一般以40瓦,以后降至25瓦的,弱光可以减少啄癖的发生,鸡群安静,利于生长。

密度。适宜的密度、鸡舍的环境控制与肉仔鸡的生长发育关系极大。应该根据饲养方式、季节、气候、体重等情况进行调整。夏季应低于冬季;体重越大,密度越小。饲养密度过高,会造成应激,发生啄癖,鸡群整齐度,疾病发生率大。

2、适时开食,确保供水。一般出壳36小时内必须让雏鸡饮到水,但越早越好。饮水后1小时即给料。夏天饮凉水,冬天则饮温水。头5天可用深色的塑料盘将饲料撒在里面给雏鸡采食。一周后改用小料桶,但要确保每只鸡都有采食位置。

3、提倡供应颗粒饲料。投喂颗粒饲料,雏鸡增长快,耗料少,饲料的转化率提高。但要注意,低日龄的雏鸡可拌湿料供应,随着日龄的增加可换颗粒料。

4、加强防疫。肉仔鸡饲养周期短,无论鸡群发生什么疾病,在出售前都很难恢复,这必然找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必须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种工作,坚持以防为主。要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污物。如果鸡瘟和传染性法氏囔病的地区必须各接种两次。

(1)羽毛的采集与保藏

①采集 拔毛有干拔和湿拔两种,以干拔为佳。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湿拔,羽毛含水晕大,需晾干保藏。收集鸡毛应将绒毛、片毛和大羽毛分开,特别是绒毛和片毛最有价值,勿遗漏。各种羽毛的品质和用途不同,勿棍杂。

②晾晒 晾晒羽毛应选避风、阳光充足和干净地方,勿混入杂质。晒干后的羽毛应及时收藏,以免被风吹走和夜间被露水淋湿。

③保藏 将晒干的羽毛存入干燥库房,经常检查,如发霉或有特殊气味,应重新晾晒。

①风选 将羽毛分批倒入摇毛机,开动鼓风机,使羽毛在箱内飞舞,利用片毛、羽毛、灰砂和脚皮的密度不同分别落人承受箱分类收集。为保证质量,风箱内风速要均匀,将选出的羽毛装成大包。

②捡净 风选后的羽毛再次捡去毛梗和杂毛,抽样检查其含灰量及含绒量是否合乎标准。

③并堆 对捡净的羽毛根据品质成分调整与并堆,使含绒量达到成品标准。

④包装 将并堆后的羽毛经采样复验合乎标准,即倒入打包机,取出后缝好包头、编号、过秤即为成品待售。

鸡绒加工

①选料 要挑选含有丰密绒丝的鸡毛,按鸡的部位来划分,胸腹部位的鸡毛是最适合于加工鸡绒的原料。

②撕绒 一般是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紧要撕鸡绒的上部毛梢,再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鸡毛下半部右边的绒丝往下撕去,撕下来的绒丝成朵状,就是鸡绒。

③分色 撕绒时,除白色鸡绒要单独分开盛外,其他颜色统称灰色鸡绒,可以盛放在一起。

④包装 白色鸡绒和灰色鸡绒因质地不一样,必须分别进行包装。

养鸡的养鸡方式

51~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50+(日龄数-50)/2(克)

适合大量养鸡的方法主要有山地养鸡、塑料大棚养鸡和笼养鸡。 规模化养鸡场生产的快大型肉鸡(45天出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而放养的地方土鸡以围林野养为主,以五谷杂食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生产的鸡肉野味十足、营养丰富、安全无公害,并且注重生态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倍受消费者青睐。

本来蛋鸡生产效益持续低迷,尚未走出低谷

种用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哪些?

湿度。鸡舍里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60%。一般情况下湿度不是大的问题,容易被忽视。因为鸡体内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加快呼吸来发散。低温高湿时,鸡体辐射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是被过多的湿度所吸收。这时应通过加温来提高鸡舍的温度,并适当增加通风换气。鸡舍的温度太低时,对鸡的羽毛生长是不利的。空气中的灰尘大量增加时,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这时要在舍内墙壁上喷水,提高鸡舍的相对湿度。

(1)笼养

种鸡笼养,多采用二阶梯式笼养,这样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作,而三阶梯式笼养种鸡,由于笼架比较高,不便于人工授精作。种鸡笼养,采用人工授精配种,节省了大量公鸡,也相对节省了饲料,减少了大群饲养公鸡间的争配和啄斗,易于管理。

(2)栅上(网上)饲养

指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置栅架,栅架既可用木条、竹条、小圆竹制成,又可用铁丝网制成,饲养种鸡的栅架一般离地60~80厘米。种鸡栅上(网上)饲养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饲养环境较为卫生,鸡粪可从栅条间隙或网眼落下,鸡脚不直接接触粪便,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种公、母鸡按比例合群饲养,可以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繁殖能力,种蛋的受精率比较高;三是栅上(网上)饲养种用蛋鸡,体质较为健壮,种鸡不至于偏肥,也不易发生笼养鸡疲劳症和脂肪肝综合征;四是蛋壳质量较好。

对于成年种鸡来说,木条栅架用的木条宽2.5~3厘米,空隙宽2.5厘米,木条走向与鸡舍的长轴平行;竹条栅架用竹竿或竹片制成,其直径或宽度与空隙一般均为2~2.5厘米;网状床架多用8、10或12号镀锌铁丝搭配编制,网格的大小为2.5~3厘米。栅上(网上)饲养种鸡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建好支架:栅条或网状床架应便于拆卸和组装,又便于清洗和消毒。②种鸡合理分群:因为群体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种蛋受精率,所以种鸡大群配种时每群一般以300~500只为宜,轻型蛋鸡公母比例为1∶(12~15),中型蛋鸡公母鸡比例为1∶(10~12)。③设置产蛋箱:分为在鸡舍内设置产蛋箱和在鸡舍外设置产蛋箱两类。舍内产蛋箱常分为多叠置于鸡舍一侧,以木质产蛋箱多见,其尺寸为:宽30厘米,深35厘米,高30厘米。底板向后倾斜6°~8°,板后设一蛋槽,蛋可自动滚出。箱顶呈45°倾斜,以防鸡栖息排粪。箱门外还需设一鸡脚踏板,方便鸡进入产蛋箱。每箱可供6~8只蛋鸡用。

目前有许多养鸡户利用鸡舍外设置的产蛋箱收集种蛋,与舍内设置产蛋箱相比,外设产蛋箱有下列优点:一是创造了安静的产蛋环境,箱内光线暗淡,产蛋不受其他鸡只干扰;二是便于捡蛋,只要打开箱门,人在外边捡蛋非常方便;三是鸡蛋干净,破损率低,污染少;四是人在外捡蛋减少对鸡群的惊扰。

外设产蛋箱的位置:南北向,舍内中间走道、高架栅(网)床平养的鸡舍也可在舍外,紧贴东西、两侧墙设置产蛋箱;而东西向鸡舍也可以在舍外设置产蛋箱。

产蛋箱离地高度:基本与栅(网)床平行,便于进出。

外设产蛋箱大小:一般每80~100只鸡设一个长1~1.2米、宽0.5米、上高0.5米、下高0鸡绒采集加工.35米的产蛋箱,从中间分隔成两个小产蛋箱,箱顶向下倾斜,便于排水。箱底基本与水平面平行。

建筑材料,可用砖块结合木头砌成产蛋箱,也有用木质箱,箱顶盖油毡或大瓦等挡雨材料,箱内底部在木头或芦竹上加盖尼龙网,每只小产蛋箱各有一扇向外开的箱门。

进出口:在建鸡舍时就要考虑预留让鸡顺利进出产蛋箱的通道。

鸡的养殖

四、适宜的密度、温度、湿度。

2009年养鸡不容乐观!

统计数据反映上半年家禽存、出栏,鸡蛋产量,禽肉产量同比都有不小的增幅。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鸡蛋价格长期低位徘徊,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蛋鸡养殖积极性受挫,农户补栏不积极,养殖场(户)仍处于亏损状态。

1.3.1 鸡蛋价格低位徘徊。今年以来鸡蛋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目前价格有所回升,也不过每千克6.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5%。在与藁城、栾城、沙河等市县养殖户座谈中了解到,养殖户每生产1千克鸡蛋亏损0.6元。根据目前养殖成本测算,鸡蛋价格每千克7元才能保本。 1.3.2养殖成本不断提高。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玉米价格1.64元/千克,豆粕价格4300元/吨,蛋鸡饲料价格1.73元/千克,同比分别上涨了17.14%、 26.3%和33.3%。饲养人员工资由去年的600元/月提高到现在的900元/月,提高50%;水电、兽价格等也有一定的提高,养殖成本提高了 30%以上。由于养殖成本大幅上涨,鸡蛋价格不涨反落,致使多数养殖场(户)亏损,有的因困难不得不忍痛淘汰产蛋鸡。

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由于鸡蛋价格的长时间低迷,影响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部分养殖户在5~6月份订下的进鸡合同,推迟了进鸡时间或退掉合同。藁城市小慈邑村养殖专业户赵新力介绍,他在6月份以每只2.8元的价格订的华牧海兰雏鸡要求退掉订鸡合同,华牧则以每只1元的价格甩卖给他,由于鸡(2)羽毛的加工苗销售不畅,部分小规模种鸡场已经停止孵化。

在加上鸡蛋查出含有是由鸡带来的,所以鸡的市场低迷可能会持续到明年5月左右。

建议不要做活鸡的生意,做冷冻行业和干货比较好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生长到5~6周后,就要从育雏室转入育成室,直到18~20周才能上笼 饲养 ,如何对育成期蛋鸡进行饲养管理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一起来看看。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1入育成室前的准备

1.1环境消毒:对育成室周围进行全面的除草消毒,室内高压冲洗,并用10%~20%石灰溶液喷雾或浸泡地面,待干后,室内地面用清水清洗干净,干后待用。

1.2饮水用具消毒:平养育成,把饮水线中水排干,小鸡入室前7天加入醋酸,浓度10%~20%,小鸡入室前排干冲洗,笼养育成饮水器用消毒剂消毒清洗。

1.3育成室消毒:平养育成地面用粗糠作垫草,垫5cm左右,冬季略垫厚一些。调节好饮水线高度,并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漏水,漏水必须立即修复,笼养把用具全部放入室内,关闭门窗,每立方米用15~40ml∶7.5~20g薰蒸12小时以上,再打开门窗通风。

2转群的6.1密度:平养(包括网上笼养),每平方米鸡舍面积养10只,笼养每只鸡有270~280cm2。注意事项

2.1转群防应激:转群前3天,小鸡饲料中加入电解质或维生素。饲料转换要过渡,天育雏料和生长期料对半,第二天育雏期料减至40%,第三天育雏料减至20%,第四天全部用生长期料。

2.2转群:转群时冬天选晴天,夏天选在早晚凉爽的时间。尽量能在一天内转完,并把体重大小一致的分在一起便于管理。体重轻的可留在育雏室内多饲养一周。转群时防止人为伤鸡。

2.3转群初期饲养管理:小鸡转群后,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适应,要防止炸群。注意观察鸡能否都喝得,一周后鸡熟悉以后,才能按育成鸡的管理技术进行正常作。

3限制饲养与体重控制

3.1限制饲养的目的,防止青年鸡吃料过多而增加脂防积蓄,从而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形成蛋时鸡对营养物质的合理需要。

3.2限制饲养 方法 ,采食量方面限制,比自由采食减少10%~20%,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方面限制,增加纤维素,降低能量,降低蛋白质和氨基酸量,吃料时间上的限制,每日定时采食。

3.3限制饲养作用:使生长略受抑制,防止过早性成熟(过早开产),控制体重增长,维持标准开产体重,减少采食量,从而节省饲料,降低体内脂肪积蓄,预防产蛋鸡出现脂肪肝综合症。

3.4称重:每用未称取5%的鸡称重,对照标准检查限制饲料的数量是否合适,以决定调整下周的给料量,并检查鸡群体重的均匀度。

4光照控制:转群天应每5m2用15W白炽灯整夜照明,目的是防止转群的惊吓扎堆。前一周灭灯后要密切注意鸡群,防止炸群、扎堆,根据鸡群呼吸声判断鸡群是否转群后发生感冒。18周前光照保持8~12小时恒定光照,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用自然光照支配。

5营养6~8周用生长期料,8~15周用育成期料,15~18周用开产期料,每次换料必须过渡饲喂。

6其他管理 措施

6.2喂料均匀:经常检查,发现有的料桶积料较多,有的已无剩料,要把料匀开,防止有些鸡吃得过多,有些鸡采食不足,要使鸡群发育整齐。

6.4注意通风换气,勤换垫料:注意通风换气,促进心、肺系统的发育,勤换垫料,保证室内清洁卫生。被水打湿的垫草要立即更换。

6.5疾病防治法:40~60日龄期做好葡萄球菌病防治工作,多雨季节做好球虫病防治工作,平养的育成鸡更要注意及时投预防,用不能单一,要经常更换。夏季蚊虫多,应提前做好鸡痘苗刺种。严格按免疫程序,不失时机地进行鸡新城的免疫。经常做好鸡舍的卫生防疫工作,坚持每周用消毒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

蛋鸡行业在世界蛋鸡行业中的地位

蛋鸡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连续21年成为禽蛋产量最多的。1980年至2005年,禽蛋产量年递增速度为7.8%,受禽流感的影响,近2年增速有所减缓,世界同期仅为2.6%,发达鸡蛋存栏及产量已基本保持稳定,近十年已基本没有增长。据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79.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5%,其中鸡蛋产量2435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41%。19年鸡蛋人均占有量为8公斤,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人均近14公斤,已超过发达的消费水平,2005年人均达18.5公斤,位居世界第二。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相关 文章 :

1. 蛋鸡的饲养管理

2. 蛋鸡的饲养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3. 蛋鸡应该怎么养

4. 蛋鸡产蛋的蛋雏鸡饲养管理要点高峰期饲养方法

5. 肉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如何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

2、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正确控制育雏温度。不同品种和批次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同一品种,体质的要求温度偏高。所以要做到“看鸡施温”。具体方法为:①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睡觉分布均匀,身体舒展。②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开喘气.饮水频繁。③温度过低。雏鸡相互拥挤、扎堆,多数靠近热源。无食欲、更无饮欲。经常发生尖叫声。

一、选择优良肉鸡品种。在当地生产条件下,严格按照畜牧局制定的肉鸡饲养技术措施进行。

种鸡是指担负繁殖任务的公、母鸡,所产的蛋用来孵化雏鸡。种鸡饲养方式有笼养、栅上(网上)饲养和地面平养,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多不采用地面平养方式,下面仅介绍前两种。

二、加强管理。对肉用鸡采用开放式地面平养、自由采食、全进全出的方法。对首批,尤其是第二批和以后逐批鸡雏在未引进鸡舍饲养之前都必须按消毒作规程对鸡舍的墙壁、地面、饲喂用具、垫料等进行消毒,垫料要定时更换。房舍消毒后要空闲1-2周,然后再把鸡雏引进舍内饲养。

三、科学饲喂。

1、密度:夏季1平方米可养8-10只;冬季和春季1平方米养13只;农村乡镇养鸡场户一般35平方米的房舍饲养肉鸡400-500只。

2、温度:第1周烧炕和烧炉子取暖,在火炕上饲养,7天后可转为地面饲养,在火炕和地面上垫一层经消毒的锯末。室内温度开始以32-34℃为宜,以鸡雏入舍前温度作为本批鸡雏最初育雏温度为宜。室内要经常保持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3、湿度:幼雏期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中雏应保持在50-60%。为保持鸡舍地面干燥,湿度适宜,饮水器具应放在适宜的位置。

五、充足的光照。不论何种鸡舍,都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第1周需要较强的光照,以每平方米鸡舍装2-3瓦灯泡为宜,以后每平方米鸡舍可适当降低灯泡瓦数,以利于鸡照明。

六、充足饮水。采用真空饮水器,以可用广口瓶加浅碟代替真空饮水器,使用时在瓶口下放一根小木棍,水就可以从空隙里自动流出。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育6.618~20周提早做好上笼准备,避免推迟上笼,减少初产应激。并要做好减蛋综合症的免疫。雏前的准备工作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育成生产三个阶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的雏鸡的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雏鸡的管理技术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0~6周龄)、育成(7~20周龄)、生产(2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育雏阶段饲养管理的优劣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影响成年蛋鸡的生产性能。为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生产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雏鸡数量预定:

雏鸡数量一定要按照雏鸡舍大小进行预定。比如,有些养殖户的雏鸡舍与产蛋鸡舍不配套,雏鸡舍适合养2000羽,而产蛋舍可养到3000羽,为使产蛋舍占满笼位,就预定3000羽雏鸡,结果由于育雏密度过大,导致鸡群发育不整齐,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二)、进雏前检修、清扫和消毒:要在进雏前2周检修门窗、照明设施、堵好鼠洞、保证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又有适宜的光照。对整个鸡舍、鸡笼、用具进行清扫、消毒。

注意事项:1、对用过的鸡笼,水槽、料槽一定要清洗掉表面的有机物质,再进行消毒。

2、进行熏蒸消毒时要求室温在30℃左右,每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14克熏蒸,并密闭24小时。进雏前1天通风。

二、雏鸡饲养管理

(一)、提供适宜温度保持适宜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可直接影响雏鸡体温的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休息、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腹中剩余卵黄的吸收等生理环节。温度过高、过低均对雏鸡发育不利。进雏前几天,育雏温度要保持在33℃~35℃,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至4周龄后,可保持在21℃~23℃。

注意事项:1.温度表悬挂的位置和刻度必须准确:温度表使用前必须核对准确,悬挂在雏鸡背部上方3~5厘米,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准确反映舍内温度;温度表分布要均匀,不能只悬挂在取暖炉附近。

(二)、适时通风换气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尤其冬季育雏,有些养殖户重保温轻通风,把鸡舍搞得密不透风。当育雏舍通风不良时,氨气浓度升高,使鸡的抵抗力减弱。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生长发育,故应适时通风。第1周雏鸡较少,以保温为主,适当打开天窗即可;第2周以后雏鸡呼吸量和排粪量逐渐增多,需适当加大通风量,通风应安排在中午温度高时进行,通风之前将室温提高2~3℃;通风时注意不要形成“贼风”和“穿堂风”,以减少对雏鸡的和危害。

(三)、提供适宜的光照光照在整个养鸡过程(特别是蛋鸡)中是至关重要.育雏期光照不足,则雏鸡觅食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光照度或光照时间过长.则易引起雏鸡的啄癖,因此适宜的光照在育雏阶段尤为重要。一般l~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l盏40W的白炽灯悬挂于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即可。从第4天起,每天减少l小时光照.直到采用自光照;光照强度从第二周开始改为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1盏25W自炽灯。

(四)雏鸡饮水

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尤其对长途运输的雏鸡,可有效补充运输途中所损失的水分。雏鸡到达前2小时,饮水器装1/3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25℃左右。雏鸡到达后,先饮水1~2小时再开食。注意观察饮水器水位,不可断水,每天换水次数不能少于3次,有条件的可用凉开水。饮水中添加电解质,3%葡萄糖、恩诺沙星物;添加物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配制后应让雏鸡在2小时左右饮完为宜,然后换成清水。

饮水量计算方法:一般春秋两季:给水量=投料量×2(即料水比为1:2)冬季:给水量=投料量×2~1(即料水比为1:2~1)夏季:给水量=投料量×3~5(即料水比为1:3~5)

(五)饲料和饲喂1、饲料:在育雏期间应饲喂营养平衡的颗粒饲料,根据体重达标情况,确定更换饲料时间。

2、饲喂方法:雏鸡先饮水2小时,再开始喂料。最初几天把饲料撒在报纸上或浅盘中,以便鸡群采食。5日龄后要换用小型料槽或料桶。饲喂时应依据“少给勤添”的原则,一般在15日龄前每3小时喂饲1次,以后每3.5~4小时喂饲1次。每次喂饲的饲料量,雏鸡能在20~30分钟内吃完。喂多了会影响雏鸡食欲,并造成饲料被污染,喂的太少则雏鸡总的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3. 饲料用量的计算方法:10日龄以内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2(克)11~20日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1(克)2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克)

(六)断喙

一般断喙的日龄为7~10日龄,断啄部位,上喙从尖端到鼻孔1/2处,下喙剪断1/3,俗称“地包天”。断喙注意事项:1、断喙前空料4小时,在前1天和后3天的饮水中加入金泰维或微囊聚合藻。2、断喙时使用电热断喙器。烧灼时间为2.5~3秒,时间太短则会止血不完全。断喙时刀片须烧于593℃,刀片呈樱桃红色,方可进行作。3、断喙后数天内,在料槽中加入较厚的饲料层,避免雏鸡啄空料槽使伤口感染。4、断喙后三天不要进行任何免疫,断喙前后3天不要进行支原体免疫。

5、非健康鸡群不可进行断喙。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